新浪财经

人行金融服务工作取得瞩目成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3:46 金融时报

  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和谐发展 人行金融服务工作取得瞩目成就

  记者 宋焱

  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工作是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也是引导、促进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在过去的一年里,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包括支付结算现代化在内的各项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制度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007年,人民银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从节能减排、促进就业、农民工等方面入手,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密切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功能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着力发挥金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改进节能减排领域的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提高对节能减排领域的金融服务效率;推进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增加企业环保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以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调研、宣传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促进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举措,努力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做好金融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年,人民银行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就业再就业持续快速增长;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的突出作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政策检查、调研和宣传工作等举措,扎扎实实做好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工作,积极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效。截至2007年11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余额72.34亿元,全国各金融机构已累计发放各项助学贷款余额230.48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还通过加强信贷政策指导,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民工的信贷支持;组织开展农民工回乡创业调查研究工作,积极配合国务院农民工办做好各项工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利用征信系统,探索建立拖欠工资企业惩戒制度;总结经验积极推动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发展等举措,不断改进和加强了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截至2007年8月,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的企业拖欠工资信息被录入了企业征信系统,录入拖欠信息的企业约有900户,涉及金额约12.6亿元,涉及人数约20万人,对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工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6月底,交易总笔数达159万笔,取款交易金额7.85亿元。

  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金融统计和调查信息的披露是向社会和个人提供金融信息产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央行提供的主要金融服务之一,在建设服务型央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一年里,人民银行坚持增强服务意识的总体思路,切实发挥统计信息资源优势,扩大信息披露范围,提升了人民银行统计服务水平和统计社会效益。

  抓住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这个总纲,人民银行在通过《货币统计快报》等多种形式向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行领导、地方党政领导和行内各职能司局等提供金融统计数据、及时反映金融运行情况的同时,加大了向全社会披露金融统计信息的力度。

  2007年,通过完善数据加工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加快金融统计数据透明度进程,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直属各部门中率先达到了GDDS的要求,受到国际组织的好评。同时,通过逐年将“下年度定期向社会披露数据时间表”在媒体上公布,并在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渠道上进行了重大改进,人民银行的信息服务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首肯。针对已开展的《银行家问卷调查》和《5000户企业景气调查》两项制度性经济调查,人民银行分别于2006年第三季度和2007年第一季度建立了面向参与调查的银行家和企业家反馈调查信息的金融服务举措,按季定期向其发送调查报告,受到了银行家和企业家的广泛好评。

  此外,人民银行还加强了与报送机构间的数据和工作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按照相关法规拟定了《银行间金融统计数据共享协议》,并通过“金融统计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报送机构的统计信息共享和反馈的网络化、自动化,将宏观经济信息和政策及时反馈给商业银行,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供了服务。

  支付系统建设加速推进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以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为目标,认真履行支付体系组织者、推动者和监管者职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继续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应用,加强支付领域的规范管理,督促金融机构改进支付清算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年初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支付体系的建设力度,在进一步完善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建设一些基础性系统。2007年5月8日,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通过采集、分析支付系统的业务数据,为各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并实现了对支付系统业务处理的实时监控;6月25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推广完成,支票可以全国通用,便利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异地支付活动;6月29日,会同公安部完成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工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客户身份提供了高效、权威的手段,标志着我国在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特别是个人账户实名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还完成了账户管理系统(二期)在全国的推广运行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功能,优化了系统性能,加强和改进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同时,人民银行还特别关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对农民的服务。在开办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基础上,2007年,人民银行继续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扩大了受理的机构和地域,降低了手续费标准,促进了业务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支付结算制度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2007年5月11日,发布了《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就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和提升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全行科技协调发展

  2007年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级数据中心战略部署,统筹总行分行两个大局,着力推进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促进全行科技协调发展,完成重要业务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管理,继续提高自主运行维护能力,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从两级数据中心发展战略确立以来,人民银行就以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和数据集中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全行上下统一认识,按照统筹规划、先易后难、分布实施的策略,有效推进了两级数据中心的战略部署。2007年,总行已初步完成了全国数据中心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包括网络、存储、计算机、容灾和安全)设计,基本勾画出了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蓝图。同时,以广州分行为试点,启动了省级数据中心架构设计工作。

  加强组织协调,顺利完成年度重要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三地试点的成功上线、并分批在全国完成系统推广工作;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顺利完成全国推广;顺利完成了32个省市的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升级换版;支付管理信息系统顺利上线;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上线;人民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二期在全国上线;电子档案系统完成全国推广;完成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事后监督系统的试点和推广;国税与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电子缴税横向联网系统在辽宁试点上线。2007年,人民银行各项重要应用系统建设和推广任务得以保质按时完成。

  加强银行业信息化指导工作,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为继续深入开展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各有关分支行对奥运承办城市、主要旅游城市、新建银联分公司地区及2006年度联网检测中问题比较突出城市进行了2007年银行卡联网通用检测,推动改善奥运受理环境建设;为加强银行业信息安全工作,保障银行业"十七大"期间信息安全。人民银行启动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为做好金融标准化工作,人民银行完成了我国银行卡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

  实践证明,金融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完善程度对于发挥金融和谐、对于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继往开来,通过构建完善高效的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金融运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效力。人民银行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