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乐江与宝钢的舞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1日 23:38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2007年对于宝钢集团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已经算是宝钢元老的徐乐江,开始接替素有“铁娘子”之称的谢企华,正式出任宝钢集团董事长。 有人说,2008年的中国钢铁业,将是继续整合和外界冲击更大的一年,而作为中国钢铁业“领头羊”的宝钢集团,就需要更大的霸气和更强的竞争力来支撑。 徐乐江明白这一点,这位昔日“专家型”的企业家,开始改变他的风格。 霸气扩张 现年48岁的徐乐江,1982年加入宝钢。从1998年起任宝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2000年2月兼任宝钢股份公司董事,年轻是徐乐江最大的优势,如果60岁退休,他至少还可以执掌宝钢12年,有充沛的精力实现将宝钢成为世界钢铁业前三强的目标。 2005年初,徐乐江开始担任宝钢集团总经理,一直低调行事,拒绝了媒体的一切采访。“徐乐江讲求实效,目光长远,是宝钢承上启下的合适人选。”宝钢的一位干部说,自身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前任谢企华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徐乐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上任半年后,徐乐江出台了宝钢集团新发展战略,与“谢企华时代”注重精品战略相比,现在宝钢更重视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规模扩张。 徐乐江明确提出宝钢2007~2012年的战略,即“一条主线”、“两个转变”、“一个落脚点”的思路:围绕“规模扩张”的未来发展主线,实现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转变,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 目标:力争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利润总额50亿美元以上,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世界500强排名进入200名以内。 规划期内,宝钢集团在规模上,将实现从2000万吨到8000万吨的跨越;布局上,将从区域布局向全国布局和国际化拓展;技术上,将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集成创新,具备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核心技术;产业协同方面,将实现多元产业与钢铁主业的互动发展,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2006年宝钢的粗钢产量为2174万吨,2007年产粗钢2327万吨,增长并不快。从以上的战略思想可以看出,“徐乐江时代”的宝钢,将更加注重兼并重组。因为要想达到2012年宝钢集团产能超过8000万吨的目标,依靠宝钢自身产能显然不能满足。 就在徐乐江接任宝钢集团董事长后一天,宝钢宣布控股新疆八一钢铁。而在这之后,宝钢又开始参与包钢的重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整合国内外资源 据宝钢的一位内部人士介绍,近两年来,徐乐江一直在着力推动宝钢的收购和兼并。然而,宝钢的重组和扩张道路并不顺利。虽然早在一年前,宝钢就已与马钢签署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但在资本层面上,至今尚无实质性动作;宝钢与太原钢铁结盟后,双方在进一步的重组方面也是步履蹒跚。 在宝钢股份董事长换届时,徐乐江就表示,中国钢铁业目前供过于求,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钢铁业收购兼并风起云涌。面对种种挑战,公司将适时抓住产业重组和布局优化的战略机遇,实现与世界钢铁业前三强相匹配的产能规模。 而在2007年十七大期间,徐乐江又强调,兼并重组将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旋律。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以高产量、粗放型发展态势为主,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向集约型发展。 除了尽快在国内扩大势力,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是徐乐江的重要目标。2007年徐乐江上任后,宝钢在巴西已经磋商两年的钢铁项目终于落定。 宝钢集团已酝酿数年的海外整体上市计划,徐乐江同样没有放弃,“海外上市的目的不仅仅是募集资金,对宝钢而言,要成为国际性企业,就必须到国际市场去表现。” 创新为上 目前,宝钢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国际钢铁巨头兼并如火如荼,宝钢在国内的兼并重组频遭阻力;另一方面,国内像武钢等大型钢厂,在产品和技术上都开始有与宝钢齐头并进之势。 因此,宝钢要想继续领先,就必须在规模和技术上双管齐下。这也正是徐乐江提出,要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转变的原因。 作为宝钢集团的科协主席,徐乐江一直被公认为是一位技术专家型的领导。在其直接领导下,宝钢取得了739项科技成果,开发成功并转产新产品104项,其中34项填补国内空白,44项替代进口,科研项目净增效益11.28亿元。 宝钢扩张同时,徐乐江也在为提高整个中国钢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努力。 在一次高层论坛上,徐乐江就曾质疑“市场换技术”,称虽然目前通过引进技术装备,利用后发优势快速提升制造水平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工业化竞争中国内企业较为普遍的发展思路。 他认为,后发优势并不等于持续竞争优势,知识更新频率在加快、技术平台不断更新,面对这样的竞争状况,在买不到技术时,就要进入创新阶段,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钢铁大国而非钢铁强国是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技术是决定中国钢铁能否成为钢铁强国的关键,搞技术出身的徐乐江对此感同身受。 “在中国钢铁行业,我们走过的路基本上依靠项目兴建实现规模扩张,依靠引进设备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当中很容易忽视产品和工艺开发,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导致技术原创、集成能力培育不足。这也正是我国钢铁行业进口和出口产品每吨价格差别巨大、国内产品以中低产品居多、一些高档产品仍然依赖进口的重要原因。”徐乐江说,如果未来不能拥有一批重大专有技术和独创技术,中国的钢铁工业还会长期受制于人。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