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关键指标遇冷 中日经贸祈望大项目提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11:18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拨开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笼罩,中日经贸是一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命题,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命题。

  FDI下降、日元贷款终结、中日贸易降温——摆在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面前的问题,虽不棘手,却事关重大。比起27小时短暂的美国访问,访华四天的行程足以昭示福田康夫和日本的意图所在。问题犹存,但可以肯定,解决问题的努力已经开始。

  中日关系2007年的“收山之作”,随着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的到来,拉开了序幕。而在将近一周前的12月21日,持续27年之久的日元贷款项目也告终结,此时的福田康夫所面对的中日经贸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

  中日经济关键指标遇冷

  假如把中日经济关系比喻成夫妻过日子,那么中日经贸、FDI、日元贷款(简称ODA)就是这对夫妻过日子的“三大件”。长期以来,专家学者都把这三项内容看成是中日经济关系的三大基石。

  然而,2008年到来之际,这三项指标表现却都差强人意。

  中日经贸虽然近几年也保持10%~12%的增长速度,但与中欧、中美、甚至中韩经贸20%~30%的增幅相比还是逊色不少。中日外贸占中国外贸比重最高时达21%,现在则下降到11%。

  至于FDI,在2005年增长了20%之后,2006年则骤然下降30%,2007年下降24%,波动非常大。日本对华ODA也在经历了几年的争议后,最终于2008年停止日元低息贷款项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副研究员刘军红指出,尽管中日经贸出现下滑,但是中日贸易已经超过日美贸易,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第一个贸易伙伴,因此,目前的局面实际上有相应的原因,例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俄罗斯、越南、印度等国调整招商引资政策的“外因”起到了分流投资的作用。

  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虽然大幅下降,但金融、保险、租赁等服务性行业的投资却一直在加大。所有这些数据都说明,中日各自的国内政策调整,周边国家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对中日关系造成影响,更全面的分析问题,是加深合作的前提。

  急需“大项目”救场

  “日本在高速铁路、核能、城市轨道交通等方面都有比较强的优势,但至今在中国没有拿下大订单。”相比于中欧、中美之间频繁的“大项目”订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张季风感觉到在这方面,中日应有很大的空间。

  表现最为典型的是,日本境内的核电站已经有56座,仅次于法国(59座),但是目前中国已经与法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有核能合作,但尚未直接与日本有核能合作。日本的核能发电比例达30%,中国不足2%,合作前景非常大。

  另外,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目前北京市区轨道交通大约有170公里,东京市区是630公里。张季风表示,很多日本公司一直想参与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即使只拿下100公里,按照北京市区1公里地铁造价6亿元人民币估算,也会是不小的合同。

  在这方面,仍然需要中日政府之间的推动。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江瑞平表示,从多边甚至各自国内经济的角度审视中日双边问题。例如,随着中日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对方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本国国内,因此两国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及时协调和沟通。他指出,这可能是未来中日经济关系中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交流。

  日企嗅觉灵敏

  日本企业对大项目的诉求,显然十分强烈。成立于1946年8月的经团联,是日本工商业界的核心团体,它汇集了全日本最具实力的企业,其主要任务是“凝聚经济界的总意志、动员经济界的总智慧、左右政府的内外政策、贯彻经济界的总要求”,该团体会长被形容为“财界总理”。

  就在福田康夫宣布访华日程前一天,前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奥田硕被福田任命为“内阁特别顾问”。任命书规定,奥田硕不仅是内阁的最高顾问,同时也是福田首相的最高经济顾问。专家分析,这项任命可能加强日本企业界意志在政府内的反应,而日本企业界一直主张积极发展中日经济关系。

  事实上,一向低调的日本企业早已开始在中国环保、能源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以当前最热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联合国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体系为例,日本目前已经是在中国运作项目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减排量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完成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