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姜建清:工行国际化舵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3:40 经济观察报

  李利明

  中国工商银行。南非标准银行。

  10月,这两家远隔万里的银行因为一次收购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而这,对于工行的当家人姜建清来说,意味着工作日程的繁忙——远赴南非参加南非标准银行的董事会,商讨合作事宜。

  姜建清繁忙的背后,是工行国际化旅途的扩展。

  这笔出资额约54.6亿美元的交易只是今年以来工行国际化战略的众多举措之一。收购印度尼西亚Halim银行90%的股份并将其改名为工行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333%的股份;莫斯科子银行开业;申请筹建纽约、迪拜、多哈、悉尼的分支机构等等,构成了工行国际化的广阔图景。

  姜建清,这位引领工行国际化的舵手表示,成功上市后,工行的改革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化经营成为工行的重要战略之一。

  全球战略

  2006年是工行的上市年,10月27日的“A+H”上市一举筹资219亿美元,创造了IPO融资额的全球记录。上市当天,工行的总市值就位列全球银行业第五位,并于今年跃居全球金融业第一。

  虽然市值高居全球第一,但是姜建清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工行和国际一流金融机构还有一定的差距。差距除了体现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产品设计等方面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工行的国际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一流银行。

  工行在中国银行业的龙头老大地位稳如泰山,这是国内外任何银行都较难挑战的,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也取得巨大进步,今年前11个月,境内外国际结算总额达5249亿美元。但是在机构的国际化方面,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对于汇丰、花旗等国际大银行而言,来自本土以外的收入超过一半以上,而工行海外机构的资产和盈利只占全行的3%左右。

  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追随产业扩张潮流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跨国银行普遍表现出了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原则。跨国银行通过与跨国公司总部紧密的业务联系,当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有金融需求时,跨国银行比当地银行或其他外国银行拥有更多的服务优势。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工行追随客户“走出去”将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审时度势,姜建清希望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未来能将工行海外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0%。工行的国际化战略就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的。

  11月29日,在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欧洲货币》联合主办的“中国论坛”的主题演讲中,央行行长周小川评价了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的交易,认为这是中资银行“走出去”进行跨国收购的成功之作。

  频频出手

  事实上,成功上市之后,工行立即开始着手推进国际化战略,境外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齐头并进。

  2006年12月30日,工行和印尼Halim银行股东签署了收购协议。根据协议,工行将收购在印尼有12家分行的Halim银行90%的股份,这次收购是工行完成的首次跨国银行收购,也是该行第一次以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2007年9月28日,工行与Halim银行股东完成股权转让,Halim银行正式更名为工银印尼。11月12日,工银印尼正式成立。

  2007年8月29日,工行以46.83亿葡币收购诚兴银行79.9333%的股份。这家有9家分行的银行,论资产规模,是澳门第三大商业银行,也是澳门最大的本土银行。

  2007年10月25日,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工行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南非最大、非洲最大的银行20%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这是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最大的一笔投资,跨国收购的战略、投资对象的选择、进入时机、价格的把握、大手笔的魄力等等,都受到了众多金融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2007年11月7日,工行莫斯科子银行在莫斯科正式成立。工银莫斯科注册资金10亿卢布,折合4000多万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资银行在俄罗斯的最大一笔投资。

  股改之前工行在国际化方面已有很多举措,为今年的跨国并购提供了丰富经验。从1993年在新加坡成立第一家境外分行到2005年间,工行先后在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设立、参资持股和控股等方式拥有了110家分支机构。而在机构设置的模式选择上,工行已从最初单一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发展到走并购扩张之路,特别是通过在香港、欧洲等地的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工行海外业务实力在整体上得以提升,业务规模成倍增加,机构网络快速扩张。2000年7月,工行成功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改组为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行整合香港分行与工银亚洲,重新定位了香港分行和工银亚洲的业务发展方向。2003年12月,工银亚洲收购了比利时富通集团在香港的华比富通银行,工银亚洲规模进一步壮大,在香港银行业中按总资产排行升至第6位。这是中国的银行业在境外收购欧资银行的第一个案例。

  三大原则

  工行今年在国际化方面的频频动作是在明确的跨国经营战略和原则下的深思熟虑之举。

  在跨国经营战略上,工行将按照“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原则,从布局上面向世界,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在亚洲依托中国在东盟和亚洲地区的影响,结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10+1”、“10+3”的合作框架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在欧洲则是将法兰克福、卢森堡和伦敦这三家机构经营好,以经营本地化为中心,尽快融入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主流,积极开展特色经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对于北美市场,将继续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尽快突破,而纽约将会成为突破点。

  姜建清表示,今后,在符合工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工行将在合适的机会、选择合适的地点考虑更多海外并购和新机构的申设,继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战略目标迈进。

  访谈

  经济观察报: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在国内业务一直领先,为什么又把目光投向海外?

  姜建清:首先,工商银行“走出去”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中国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去,他们的采购全球化了,销售全球化了,还有些企业正在海外设厂,走出生产全球化的道路。中国正在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工商银行加快国际化发展是适应外向型经济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第二,加快国际化是提升我国银行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未来国内市场一定是更加国际化的市场,国内和国际客户、国内与国际金融的界限必将更加模糊。如果工商银行不向海外发展,在明天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会成为一家只能提供区域服务的地区银行。因此,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全球化服务能力是维护和竞争客户的基本要求,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银行资本的国际化决定了其经营管理应该国际化。目前多家国内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实现了资本来源和股权结构的国际化。这给中资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突出变化之一就是要接受国际投资者按照国际资本市场规则进行的价值衡量。这就要求我们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改进经营管理、以全球化视野推动发展。

  第四,国际化发展是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国内市场在未来较长时间里都将是我们的主要利润来源,但通过跨国经营是分散周期性风险从而实现银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观察报:工商银行选择南非标准银行作为投资对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姜建清:首先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和非洲长期保持良好关系,经贸往来发展迅速,2006年中非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555亿美元,投资也在迅速的增长,这些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业务机会。而南非在非洲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经济体,标准银行是南非乃至非洲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1600多亿美元的总资产和200多亿美元的总市值,是工商银行非常理想的战略合作伙伴。

  南非标准银行是一家非常优秀的银行,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强大的分销网络和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标准银行也是一家公司治理非常良好的银行,在全球银行业中有良好的口碑,它的财务指标在全球的银行业中间相比我觉得也是非常优秀的。

  我们两家银行一个是亚洲最大的银行,一个是非洲最大的银行,彼此之间的业务基本上是没有竞争和交叉的。同样我想工商银行也因为有这么多的原因成为标准银行最佳的合作伙伴,他们的选择和我们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两家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经济观察报:工商银行国际化战略是如何布局的?下一步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姜建清:经过十几年国际化的经营,我们发展到现在初步具有了一个国际化经营的机构网络,在全球已经有110家分支机构。但是相比整个工商银行的业务发展来看,它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目前海外机构的资产和盈利只占全行的3%左右,这是不适应我们满足客户跨国服务需求以及分散区域风险、规避汇率风险、提高回报水平和竞争力要求的。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把海外业务的份额,逐步从现在的3%提高到10%左右。如果按照我们过往的发展速度,这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期才能够实现。所以说通过传统增设机构的办法实现海外发展,难以满足现在加速演进的全球化趋势。

  在对象的选择上,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周边国家,主要金融市场、金融中心所在地的国家,尤其是关注新兴市场的国家。之所以在国际化进程中特别关注新兴市场国家,是因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当地银行业逐步开放,这些区域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利润增长的战略重点。

  工商银行今后还会继续以机构增设和收购兼并并举这种国际化的发展模式来拓展海外业务。实际上工商银行海外的并购早在十年前就已经逐步开始,像我们在香港收购友联银行、收购华比富通银行,在境外我们已经有近10起实践案例了。我们除了总结自身在购并中的经验和教训外,也学习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购并案例,研究其行为特征和成功要素。有一个有趣的数字可以告诉你,我们海外机构资产的71%和利润的87%,都是由我们经过购并的机构实现的。

  经济观察报: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的一些银行现在估值很有吸引力,是收购的好机会,您怎么看?

  姜建清:我们仍然是紧紧地抓住口袋,花每一分钱都非常慎重。对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我们并不是看它的价钱有多么的便宜,我们重视的是:第一它要符合我们的发展战略;第二是和工商银行具有协同效应。购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在境外购并等发展,虽然存在着服务客户的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分散区域经营和汇率风险,战略转型的需要以及目前收购有估值优势,但国际金融形势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跨国购并中劳工问题、IT系统整合、文化冲突、客户偏好、新资本协议履行,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也给购并和整合带来风险。人才、语言及风险控制也会形成压力。因此必须冷静地分析,判断收购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购并决策程序。高度重视购并后的整合,购并成功的一半在于整合。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