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郭广昌:抓住机遇的整合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3:40 经济观察报

  余德

  哲学系科班毕业的郭广昌最终成为了一名颠覆传统的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在他所掌舵的国内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国际(0656.HK)2007年7月16日香港上市后,他飞涨的财富,彻底多元化的投资理念,以及复兴神话般的成长故事,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同时争论不休的话题。

  通过上市筹得巨资的郭广昌又一次显得与众不同。短暂的兴奋过后,他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复星希望未来从 ‘行业领先’迈向 ‘行业领袖’。”他说。

  但问题是,上市融得的132.7亿港元如何花出去?如何让投资者来“汇聚成长价值”?如何创造复兴新的辉煌?

  “未来,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于其他与我们现有业务相关的高增长行业。我们也计划将核心业务与相关行业进行整合以发挥协同效益,并巩固主要市场的占有率”,在香港上市当天,郭广昌如此憧憬。

  1991年筹划创业时,刚刚大学毕业的郭广昌也曾憧憬过。尽管那时的他还没有财富,对未来也似乎没有清晰的轮廓,不过他有知识和激情,有另外四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创业五人组

  提到郭广昌,人们总会想到复星“创业五人组”。如果说其它民营企业都是以个人或家族开始,复星则是一个特例。这五个人的“不离不弃”,至今成为民营经济史上一个奇迹。

  1991年,五个来自复旦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萌发了下海创业的想法,他们是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而现在,郭、梁是复星集团的正副董事长,汪、范、谈三人则分别是复星医药、地产、信息技术方面的掌门人。

  “1992年11月我们几个人下海了,先是成立的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为一些公司做市场调查;随后在1993年上半年,我们又开始生产和销售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开始了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1998年复星实业(复星医药前身)在上海上市,成功融得资金3.5亿,复星走上了进军资本市场的道路”,复星医药掌门人汪群斌对本报这样描述。

  实际上,复星医药的路径一定程度上是复星集团的缩影。在汪群斌的描述中,复星十五年的三级跳也渐渐显露,1992年创办企业,1998年第一个产业公司上市,2005年复星集团决心红筹上市,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定型。

  也许因为复星国际总裁梁信军善于沟通、开拓的原因,这些创业故事,在他的描述中增加了更多的感性色彩。

  当初,复星可以说是除了知识别无长物,复星前身广信科技成立时的10万元,其中3.8万还是郭广昌准备出国留学的钱,但是还没等签证下来,郭广昌就改变了主意,萌发了下海办企业的想法,这与当时还在复旦大学校团委当调研部长的梁信军不谋而合,那时刚留校的他很苦闷,正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实现理想。

  几个一拍即合的复旦学子,迅速成立了广信科技。对于做市场调查和咨询,郭广昌可谓是驾轻就熟。还在复旦团委的时候,他就在统计预测分析中心工作过,多次带着学生搞市场调研,但以前的调研主要是为了得出一个学术结论,现在的市场调查可是为了生存发展。

  郭广昌骑着自行车不断地去找项目,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成为公司的客户。公司成立10个月 ,居然就赚了第一个100万元。

  接下来做什么?街上的咨询公司、调查公司越来越多,利润也越做越薄,郭广昌想自己做产品,先后搞过彩色火焰蜡烛、咕咚健身糖、婴儿尿湿报警器,但都不成功。眼看着赚来的钱越做越少,郭广昌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这时,郭突然发现了一个机会,郊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房子卖得不是很好,于是决定做房产销售。当时上海卖房子的通常做法就是在工地附近挂块售楼广告,而且喜欢将房一栋栋地卖给企业客户,郭广昌卖房子的不同之处是打广告,在报纸上登,夹报广告也做,还有邮递广告,房子也不是一栋栋地卖给企业客户,而是一间间、一套套地卖给个人消费者,现在看来很平常的办法,在当初却很新鲜。

  为把当时一些“海归”的家庭情况打听清楚,他们还跑到出入境管理部门去查,把广告送上门,结果房子的销售量一下就上去了,复星赚来了第一个1000万元。

  有了资金的郭广昌几个人,慢慢找到了市场的感觉。1993年上半年,他们决定放弃自搞产品,回到母校,找到生命科学院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开始了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

  在合作方式上,复星提供基因诊断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医院提供场地,利润两家分成。从PCR上,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那是在1995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后,民营经济地位得以确认。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募集3.5亿资金。

  郭广昌和他的创业五人组似乎走得一帆风顺。2007年7月16日,复星国际香港成功上市,融资128亿港元,成为当年香港联交所第三大IPO,同时也是香港史上第六大IPO,复星集团也成为了市值800多亿元中国最大民营企业集团。

  复兴无神话

  有人说,郭广昌的创业史是一个神话。至此,郭广昌的复星系已经形成了涉及生物制药、钢铁、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庞大产业规模,直接、间接控股和参股的公司逾100家。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南钢股份、复星医药、豫园商城等,在港上市的H股则有上海复地和招金矿业等公司。

  “现在有些人把复星说成一个神话,给人的感觉是,好像这帮人运气特别好,摔了一跤,都捡到了金子。没那么容易,很辛苦的。复星的第一个100万是靠咨询赚到的,靠知识赚钱;第一个1000万是房地产营销做到的;第一个亿是靠生物制药赚来的;而第一个10亿是通过资本与产业相结合达到的,复星发展的轨迹实际上非常清楚,复星怎么会是神话呢?”郭广昌这样认为。

  “复星过去15年来最大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机遇”,在郭广昌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四次机遇,最早的开放搞活,出现了很多个体户;然后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知识分子可以下海办公司;第三次就是资本市场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让一些业绩不错的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了机会;第四次是1998年国有企业退出非竞争性行业的机会。

  “后面这三个机遇,复星全部都抓住了,也就造就了今日的复星。”郭广昌说,“而现在上海和中国又出现了新的机遇,这也是复星下一个15年的机遇。”

  不管是不是神话,复星的路是走出来的,15年的快速健康发展,复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尽管也曾遇到过一些挫折,复星不仅没有被击倒,反而在逆境中学会了应对和坦然。

  “花钱”加速度

  上海的冬日多雨,位于外滩之南黄浦江边的复星商务大厦笼罩在水气雨雾中显得格外寂静,但在复星总部大楼里的人们则忙得热火朝天,也许他们正在准备一场新的“战斗”,抑或一个盛大的庆功会。

  2007年的复星集团,正在成为投资管理型总部,旗下各产业公司高度独立地开始了投资的集体竞赛,而挥舞着指挥棒的,则是郭广昌。当然,他不仅是裁判,也是运动员,他一样为考察投资四处奔走。

  眼下的郭广昌,已经不再是体味着上市以后的成就感,“感觉也就好了两天”,郭广昌在上市后对记者这样说,“只剩下一样东西,就是压力。”

  “股东用钱投了你的信任票,但你要得到更多的信任票的话,只有一种,就是要把这些钱变成能赚取利润的资本,去运作它”,责任感不仅让郭广昌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他感觉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以前是一半的时间在出差,现在则是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出差。”

  出差的目的是为了考察项目,在复星国际成功上市之后,复星集团下一步投资顺序大致已定——整合钢铁等行业,进军矿产资源,上市前融资(Pre-IPO投资),参股城商行,成立私募产业基金。

  如何寻找优秀公司?郭广昌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他透露,“成长性”和“低风险”是复星集团的价值取向。

  “以前公司在投资方面只能考察和论证十多亿元人民币规模的项目,现在三四十亿元的项目也可以考虑了。”在今年10月份参加浙商理事会活动时,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前一天晚上,去了萧山;而在浙商理事会的活动结束次日,他又匆匆赶往越南考察一个矿产项目。

  和郭广昌一样忙的是作为目前复星投资平台的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人员,“我们今年是最忙的一年,忙着干嘛?忙着花钱呗”。

  郭广昌和他的复星正在加速地“花钱”,这些资金将花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整合中的战略性并购机会;二是集团将对资源作直接投资,如参与上游资源如铁矿、焦煤、有色金属等领域;三是考虑入股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一些高增长企业的上市前融资,即pre-IPO投资,主要是以参股性为主的战略投资。

  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根东透露,在郭广昌、梁信军等复星高层的布局中,“未来复星的投资主要将集中在三大块,一是寻找新产业,主要是矿业和有色金属,二是像南钢、招金矿业一样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项目,三是对各行业中优秀公司的战略投资”。

  下转37版

  上接36版

  按照复星招股书的设计,融资百亿资金的分配则为:将集资所得的约40%用作偿还最多8000万美元贷款;20%则用作投资钢材、医疗及零售业务;15%用作投资原材料供应业务,特别是铁矿石及焦炭业务,15%投资金融服务行业及作其他策略性投资,余下10%则拨作一般营运资金。

  现在郭广昌交出的2007年成绩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从零零碎碎的消息中,我们能看到的是复星旗下上海复地正准备回归A股市场,德邦证券IPO也正在积极运作,成功重组海南钢铁,“我的钢铁网”已被复星收入麾下,占股50%的钢领·上海国际钢铁服务业中心也已开盘,将打造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世界唯一的钢铁服务业中心,战略投资企业四川中光防雷、安徽中国科技大学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成功上市,顺利参股重庆城市商业银行和无锡城市商业银行。

  而杭钢、铁本、青岛钢铁进入了复星的日程,据了解另外两家产能在300万吨和350万吨的钢铁公司也进入了复星的视线;地产方面,复地与豫园商城两家正更多的协手合作,在武汉、沈阳、杭州成功拿下系列地块;医药方面,复星医药正与几家药企尝试洽谈……

  “复星将着眼于全球的投资机会”,郭广昌壮言,在走出国门之前,复星新一轮的国内扩张大幕正在拉启。也许,几年后的复星,将变成一个真正的企业帝国。

  彻底多元化

  在复星国际上市庆祝晚宴上,王石的出现颇耐人寻味。3年前,他曾这样不点名评价郭广昌这位竞争对手,“有的企业又做钢铁又做房地产,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而现在他似乎认可了郭氏的多元化战略。

  郭广昌已不屑于再来讨论“多元化陷阱”的问题,他很理直气壮的打出了“最彻底的多元化,最彻底的专业化”的大旗。

  但2004年的宏观调控让郭广昌记忆犹新,在面对德隆系崩盘,托普、啤酒花事件之时,他也曾问计杰克·韦尔奇,后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想如果说你对企业有信心的话,那么我想你最好的答复和回应就是拿事实来说话,有一个非常好的业绩,而且开放你的账簿,把你的账摆在桌面上,让他们看一下,看完以后他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郭广昌和其它复星领导层集体决策选择了透明化,事实证明,复星系有惊无险地打了通关。

  “复星创业以来的第一个本命年过去了。可以用百感交集来形容过去一年的感受。”回顾2004年,对内,郭广昌曾如此表示。对外,2004年12月,在出席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并作主题演讲时,郭广昌第一次公开“呼吁宽容”,第一次提到“感恩”。

  “感冒和癌症是不一样的”,郭广昌后来这样认为,在他眼中,2004年只不过是复星的“体检年”。

  但2004并未改变郭广昌的选择,在他瘦小的身材里、随和的外表下始终透露出一种强势与坚硬,他对自身认定的价值与原则近乎偏执、且不惮于张扬的维护。“郭非常理性,能够全面、辨证地看问题,他对于企业非常重要”,汪群斌这样评价这位领袖。

  和健谈、平和、有问必答的梁信军相比,这位出生于浙江东阳,学在复旦哲学系的人似乎更深地沉迷在独属于他的精神世界和未来的图景里。于是,郭广昌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将多元化进行到底”。

  复星的结构、团队、文化,在梁信军看来,无不打着“多元化基因”的印记。“复星才两岁时就同时搞了两个产业,所以复星的多元化在我们创业之初就种下了‘因’。我们创业虽然只有15年,搞多元化已经13年了,我们对多元化里面会遇到的问题、多元化需要的资源与结构支持,体会得特别深刻。”

  郭广昌继续了他的资本扩张步伐,复星不断地以参股或者控股的方式投资于企业这个“产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告,越来越多的与各地国有企业合作的仪式,都在说明一件事情:以整合者面目出现的郭广昌,开始提速实施其多元化扩张的战略。

  投资豫园商城可以看成一个复星扩张中的代表案例。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了股权转让、托管协议,但是11月22日又终止了该协议,就在外界惊诧之时,6天过后,刚刚成立的注册资本为6亿元的复星投资浮出水面,与豫园商城再度签署协议,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

  “当时公告说终止协议,外界以为复星要退出了。其实,这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因素,因为考虑到便于以后的运作,新成立一家公司更为合适,”梁信军说。

  其实,在复星一系列股权交易中,类似于复星投资的公司频频亮相,操作方式越来越娴熟,产业布局越来越广泛。

  而现在,郭广昌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整合复星系旗下资源,今年10月29日、30日,复星医药将所持有的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友谊复星)合计48%股权,转让给豫园商城,股权转让价款共计近7亿元。

  显然,对复星的未来,郭广昌的思路很清晰:整体上市之后,他会把复星集团各单元分拆上市,从香港和内地的两个资本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本,来构筑他下一个产业整合计划。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就要彻底的多元化,而做企业经营,就要彻底的专业化。”郭广昌的解答似乎离真理更近一些,因为复星是比较幸运的,到目前为止,复星几乎没有大的投资失误,资金链反而越做越好。

  如果说郭氏投资的多元化就是价值发现能力,即 “反周期理论”的话,所谓做经营的专业化,复星采取的则是专业的人来管专业的事,不往参控股企业“掺沙子”,通过“系统对标,管理提升”的方式促进企业经营。

  令外界印象深刻的是,迄今郭广昌进入的几大主业、控股或合资的几大公司,这些年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净利润均获得显著增长。

  南钢,根据复星提供的资料,2003年复星集团要约收购南钢股份时,南钢近14000人生产280万吨钢,年利润不到3亿元,在全国的钢铁行业里排在20多位。而经过四年的时间后,南钢的产能已经达到了650万吨钢,比四年前翻了一倍还要多,在主要产品中,中厚板排名全国第3,管线钢第4,造船板排名第6。南钢改制四年,共计上缴税收45亿元,比此前建厂45年来的总和多出8%;累计实现利润48亿元,比前45年总和增长116%。

  豫园商城,复星进入5年来,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1%,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7.4%。

  招金矿业,复星投资三年来,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4%,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9.5%。

  国药控股,投资后的四年中,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3%,其中60%为内生式增长,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

  这些数字给了郭广昌充足的底气驳斥外界的偏见,“一些人讲来讲去就看出我们很懂得财技,很懂资本市场,其实如果离开了复星含辛茹苦地培养这些产业,含辛茹苦地去创造利润,含辛茹苦地一步步提升我们的管理,资本市场会认可你吗?不可能的。”

  知识改变了郭广昌的命运,而现在,郭广昌正试图用资本改变一些产业的命运。

  钢铁业一向被人视为夕阳行业,但复星斥资3.5亿参股全国最大发营钢铁企业唐山建龙;证券公司遍遭重创之时,复星又逢低介入证券业;就连如火如荼的房地产业,当初复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时,也正陷入泡沫破灭后的迷惘时刻。

  “资本好像是水,一个产业就像是鱼,水小了,鱼养不活,而如果是洪水,就会把鱼冲走,复星就是要在产业周期的变动中发现企业的价值。”郭广昌说。

  这让人想起李嘉诚的投资,李往往不是行业的最先进入者,但是一旦时机合适,就可以凭借资本的优势迅速发力,成为领跑者。

  这种“反周期投资”的理念,郭广昌以15年之期,完成了从白手起家到拥有多家资产关联的上市公司、100多家关联企业的蜕变。

  郭广昌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一定会出现中国的GE,或者内地的和黄。而他,希望自己成为这种企业的舵手。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