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市场大事件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9:22 国际商报

  当事者说

  “今明两年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即将到期,现在是考验纺织行业的成熟程度,也就是考验行业有没有自律能力的时候,如果出口还‘打乱仗’,那说明行业的成熟度还很低。”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

  “不到最后关头,不到出口大门紧闭,很多企业是决不会有所行动的,这就是中国企业的现状。”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石油和化工商品部主任周纯

  “短期内,EuP指令将带来制造成本的大幅提高,从长远看,今后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把能耗以及各个环节的污染排放因素考虑进去。这对于那些以低价位取胜的出口企业来说,将进一步摊薄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企业的赢利将会受到极大考验。”

  ———宁波杰友升照明有限公司副总裁尤娟红

  “公司早已有所准备,但由于具体细则尚未出台,这让我们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颇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宁波吉德电器总经理助理戴志军

  “最近海运可谓是一天一个价,早上醒来,每吨铁矿石的海运价格肯定是又涨了。现在海运价上涨像疯了一样。”

  ———首钢国际矿业进出口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

  “明年真的实施起来,成本肯定要上去。REACH法规就像把刀子悬在那里,主动权在欧盟那边,说松就松,说紧就紧。”

  ———奇迪电器总裁周奇展

  撕下2007年最后几张日历,掩卷而思,2007年市场风云变幻令我们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为洞隐烛微、涤荡前路,本报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共同推出“’07市场大事件”,敬请关注。

  >>贸易环境

  美国频发“双反”调查

  事件回放:继反倾销之后,反补贴大有成为外国对华贸易争端头号热点之势。美国和加拿大近两年来频繁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已影响到我国约10亿美元出口、750家企业和12万就业人口。

  美国自去年11月对我铜版纸发起首宗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以来,已对我国发起8宗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这种频率在全球贸易救济措施使用过程中史无前例,虽然中国在首起铜版纸反补贴官司中最终获得胜诉,但接下来依然有7起要面对。面对美国的反补贴指控,商务部、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等先后作出严重声明,但是,美国的“双反”冲动难抑,更有日益加剧态势。

  点评:当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汇率压力、知识产权等工具都不能遏制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国内进口竞争产业和有关政客开始无法抑制援引反补贴工具打击中国出口商品的强烈冲动。

  在反补贴案中,我国理所当然不可能为别国某些势力的政治需求埋单,理所当然要捍卫自身权利,全力以赴奉陪到底。

  REACH法规生效“双刃剑”高悬

  事件回放: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以下简称REACH法规)已于2007年6月1日生效,将于明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将对全球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从某种角度说,该法规是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贸易壁垒。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REACH法规的立法目的是通过对化学品的进一步严格规范管理,降低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威胁、对全球环境危害的程度。为协助企业了解应对REACH法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开通了网上咨询平台,举办了多次培训会。此外,五矿商会还将在芬兰设立驻欧代表处。然而,尽管政府和相关协会一直在为帮助企业应对REACH法规忙碌着,效果却差强人意。

  点评:当日本、韩国都在为应对这场杀伤力巨大的技术壁垒积极准备的时候,众多的中国企业难道能够盲目乐观、独自超脱吗?企业注重效率是对的,但倘若危机迫在眉睫了才想起找政府和专业机构要求帮助解决,多半是行不通的。

  欧盟EuP指令生效

  事件回放:2007年8月11日,欧盟EUP指令(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正式生效。EuP指令是欧盟继WEEE和RoHS两大绿色指令后,又一项欧盟提出的关于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的指令提案。尽管它只是一个框架性指令,但其可操作性更强、所涵盖的产品范围非常广,对中国企业而言,该指令无疑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EuP指令从根本上要求企业从设计源头对产品设计理念进行更新,全面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能源、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预计在产品设计独创领域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洗牌。

  点评:中国企业达到EuP指令的要求有一定难度,但如果达不到则将面临更大困难。EuP指令的很多细则目前没有定下来,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企业目前要加强研究,同时积极开发符合环保趋势的产品,从设计、研发环节就开始着手,以便更好地规避贸易壁垒的风险。

  输欧纺织品步入“双重监控”时代

  事件回放:10月9日,欧盟委员会的一纸声明在纺织业界掀起巨大波澜。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已与中国就纺织品出口问题达成新协议,现有的配额限制会在2007年底取消,此后双方将在2008年对中国输欧纺织品实施进出口双重监控。根据新的安排,原先中国的10类输欧纺织品中有8项将受到双重监控,分别是T恤衫、套头衫、男裤、女式衬衫、女连衣裙、胸衣、床单和亚麻纱。

  中欧就建立纺织品双边监控体系达成共识给不少纺企吃了定心丸,中方政府实行何种管理方式成为纺织业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缺少相应的细则,企业一直都“按兵不动”。《2008年部分输欧盟纺织品监控办法》的出台,打破了“欧洲企业不敢下单,国内企业不敢接单”的困局。

  点评:输欧纺织品配额取消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化”,再次证明中欧间的贸易局势正变得越来越微妙。对于配额限制的利弊,欧盟正在进行反思。或许,新的限制措施,欧盟已在酝酿之中了。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遭遇“抹黑”

  事件回放:2007年3月份以来,国外媒体出现了很多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如美国宠物食品和瑞士掺假玉米谷蛋白事件。同时,还有一些无中生有、恶意炒作的报道,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此我国政府部门迅速出面澄清事实,并于2007年8月份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启动为期4个月的食品安全整治活动,开始了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经过近4个月的集中行动,全国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有了新的提高,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全国人大正在审议新的《食品安全法》。

  点评: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数据表明,2004到2006年,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出口食品平均合格率高于99%。据日本厚生省公布的数据,自中国进口的食品合格率为99.42%,而自美国是98.69%,欧盟是99.38%。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出口食品总体上是安全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

  >>政策调控

  出口关税退税调整触痛企业神经

  事件回放:2007年6月1日,国家对350多种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进行调整。调高或加征资源性产品进出口关税,并降低了部分机电产品进口关税。7月1日,国家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37%,其中553项“两高”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12月20日,为保障国内供应再次取消84类粮食出口退税。

  关税和退税调整政策出台后,大部分商品出口都呈现了明显下降态势,以钢材为例,钢材出口4月同比增幅达146%,8月回落到39%,9月下降到9%,逐月下降。但也有个别商品“逆势上扬”,例如磷酸二铵,6至9月共出口85.4万吨,占1至9月出口总量60.8%,比去年同期增长194.8%。行业在经济效益推动下的盲目出口,隐藏着巨大风险。

  点评:对于利润率仅有2%~5%的企业来说,出口关税和退税调整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国家运用出口退税政策来调整出口结构和促进产业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自身技术含量偏低、产品替代性较强、以低价形式出口、以扩产方式带动业绩提升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走内涵式增长道路的转型迫在眉睫。

  人民币升值加大出口企业成本压力

  事件回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每日汇率,12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3261,再创纪录。自汇改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10%左右,2007年累计升值幅度达到6%。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也给不少出口型企业带来了压力。人民币升值改变了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汇兑损益的变化影响其经营业绩,因此对外债规模大、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长期利好,如房地产、航空等行业。相反,对出口行业或产品国际定价能力低的行业冲击较大,如纺织品贸易、资源类化工产品等。

  点评: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企业来说,调整出口贸易层次非常重要。企业应该减少加工贸易,提高一般贸易的比重,获得更多盈利。这就意味着企业亟须加快两端开发,生产更有特色的产品。越有特色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比性就越少,竞争力就越高。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更完善的分销渠道,直达消费终端,在更了解市场的基础上更快做出反应,获得更大效益。

  企业直面加工贸易调整

  事件回放:从2007年8月23日开始,我国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进出口加工贸易限制,并对限制类商品实施保证金实转台帐制度。此次公布的限制类商品目录共涉及2247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其中1853个是新增的。新政策规定,企业按照海关管理类别缴纳台账保证金。A类和B类企业缴纳50%的保证金;C类企业缴纳按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应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100%计征保证金。

  12月24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共计589个10位海关编码商品。该目录主要涉及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食品、饮料、矿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制品、铝制品。

  点评:众多大中型企业,包括五矿集团、中铝等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公司影响甚微。业内人士表示,为应对成本上升和政策调控风险,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已转型升级不做加工贸易,着力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上游参与矿产开发,下游则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品,提高产品利润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价格“蹦极”

  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事件回放:受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养殖成本增加、猪肉消费需求上升等原因影响,猪肉批发价格从2007年5月以来大幅上涨,8月达到峰值每公斤21.4元,随后缓慢下降,10月中旬降至5月份以来最低水平17.97元,10月下旬重又出现缓慢波动回升态势,但仍低于历史最高价。针对猪肉价格上涨的趋势,国家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如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加强疫病防控以及加强行业信息引导等,市场供需正在逐步恢复平衡。此外,受美元贬值、国际油价大涨、生物能源热等因素影响,今年国际小麦、玉米、大豆的价格大幅上涨,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呈不同幅度的上升趋势,随着国内能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增长。有专家预测,廉价农产品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由于国内猪肉生产恢复较为缓慢,预计200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下半年价格将逐渐回落。

  点评:食品主要是农产品,其价格的大起大落,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环节存在不稳定因素。稳定农产品价格意义十分重大,这不仅是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农业生产自然性和小规模的特点决定了它自身不能起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作用,那么,农产品价格稳定,既要改变农业生产小规模经营的状况,也要依靠政府补贴等外力的帮助。

  铁矿石涨价已无悬念

  事件回放:“和钢厂相比,现在航运企业说话底气更足了。”面对不断疯涨的国际海运价,一位钢企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007年,进口铁矿石市场遭遇多事之秋。在矿业巨头调节供应节奏、国际海运价暴涨、印度现货漫天要价三大因素的相互哄抬和推波助澜之下,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上演“疯狂”飙升行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的铁矿石海运价上涨可谓是“波澜壮阔”,巴西到中国的海运价格甚至大大超过了铁矿石本身的价格。

  运费上涨已成为钢铁业的梦魇,在正处于胶着状态的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上,与中国16家钢铁企业进行供销谈判的3家国际铁矿石供应商正以印度铁矿石的价格作为叫涨的目标。

  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举行之际,铁矿石供应商早已在现货市场营造了事实涨价的氛围。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现货矿与长期协议矿差价明显,今年现货市场“事实涨价”,造成了长期协议矿与现货矿石价格的“鸿沟”,为矿业巨头在铁矿石谈判中谋求涨价提供了“口实”。

  点评:2008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方手中到底有多少筹码,目前还是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明年铁矿石依然是涨价“没商量”。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事件回放:近一时期,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上涨,纽约原油期货10月29日收盘价突破每桶93美元。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促进能源节约,国家决定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

  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480元和5020元调整为5980元和5520元;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6460元和596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4元和0.46元。液化气出厂价格相应提高。作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国际油价日益攀升已给国内相关行业带来影响。市场人士预测,受美元走软、投机炒作以及中东原油供应短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到明年都可能保持高位运行,油价上涨必然会导致我国石油进口成本的增加。

  点评:国有企业该怎样对民众让渡的那部分权益作出回应?这个问题不解决,在石油巨头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之间有关价格调整的博弈就不会停止,“油荒”现象恐怕也难以避免。

  金属价格大涨大跌

  事件回放:2007年末,国内市场金属产品价格风云变幻,涨跌可谓一线之间。4季度以来,随着国家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和北方地区室外施工量减少,尤其是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国内钢材供求关系已趋向宽松。但钢价却逆市上扬,涨势强劲。是需求旺盛还是存在溢价泡沫,,业内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关部门试图减出口、稳价格的关税新政已蓄势待发。与暴涨的钢价不同,铜市则是悲观情绪弥漫,去年以来几度暴涨的铜价在年末急转直下,暴跌频频。后市铜价能否止跌,尤其是能否扭转技术性弱势,正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点评: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这句话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过,有风险亦有对策,对于投资者而言,只有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才能处变不惊。

  药品监管不断加强

  事件回放:“巴拿马二甘醇牙膏”和“巴拿马药物中毒事件”使“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信任危机。事件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5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商务部、海关总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巴拿马药物中毒事件”立即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真正的原因是巴拿马不法商人擅自更改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和保质期限,将化工原料TD甘油改为所谓符合美国药典的“纯甘油”,并将保质期从1年改为4年,从而使该过期产品被当作药品辅料使用,引发了严重的中毒事件。

  点评:作为一个对人类健康负责任的政府,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药品的质量问题,并不断完善药品监管制度。事件爆发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药品的监管力度,以保障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用药安全,竖立“中国制造”产品的良好国际形象。

  >>行业“自救”

  中国鞋业组织“抱团”

  事件回放:我国是全球鞋类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但存在着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出口增长以量取胜,整体利润率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营销方式落后,产品档次相对较低,单价较低等问题。为了改变中国鞋业贸易增长方式,由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皮革协会、香港鞋业商会、广东鞋业厂商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等十几家商会协会发起的中国鞋业组织联席会,8月2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联席会的主旨是“推动中国鞋业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推进中国鞋业品牌战略”。同时,轻工商会国还授予温岭市“中国鞋类出口基地”称号,并与温岭市政府签署了《共建出口基地的合作协议》。共建出口基地是进出口商会和地方政府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行业和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的创新举措。

  点评:我国的制鞋企业由于起步晚,创建品牌的时间短,由此引发的全球性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去年10月欧盟对我国的皮鞋产品实施的反倾销,对我国鞋类出口产生了较大冲击。中国鞋业组织联席会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国内鞋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商议、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升行业竞争力。

  陶瓷行业达成科技创新共识

  事件回放:6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陶瓷产区发展经验交流会”,可谓今年我国陶瓷行业的一件大事。去年我国已超过意大利,成为全球出口陶瓷金额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陶瓷出口金额连年递增,但产品仍以中低档次为主,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数量的增加,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也主要是靠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为此,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国内陶瓷产区进行了交流,交流会还得到了商务部、发改委以及陶瓷主产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主产区代表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一致达成了“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产业竞争力,走科技开发和产品创新之路”的共识,认为这是当前我国陶瓷行业最值得讨论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点评: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对于陶瓷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更需要行业的规范和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策划:王静媛 何晓曦 执行:刘旭 张莉 张悦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