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企万亿利润 民众重新分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1:10 财经时报

  就在今年,大小国企们持续了13年向国家只交税不分红的舒服日子一夜之间宣告结束。

  9月份,国务院开始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要求一批国有企业上缴2006年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并提出从2008年开始,中央企业也都将向国家上缴2007年的相应收益。

  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等中央企业2007年近万亿元的利润中,有800亿元左右将在财政部规定的三类分红比例框架下纳入国库收支,用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支持国企改制,或是填充社保资金。

  在这个民生为大的年度,这已足够让民众瞩目并雀跃欢呼。因为国企分红的进步确实可嘉,它让大家感受到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新调整的决心,让大家看到了行业收入差距缩小的希望,也使民众对填平几万亿元的社保亏空开始抱有新的念想。

  但他们忽略了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国有企业到底应不应该分红?分多少?这些钱最应该用来干什么?等等这些甚嚣尘上的讨论反而掩盖了问题的关键——国有企业到底是什么?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还是追逐营利的企业?它在现今充满民生诉求的社会经济当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在产权根源上的问题显然才是最亟待解决的。

  尽管国企开始分红的划时代意义值得褒奖,但从利润全额上缴,到不分红再到重新分红,我们国企的改革从起点转了一圈又重新回到原点,许多东西依然模糊不清:国有企业庞大的利润有多少是源自政策赋予的市场和资源的垄断?又有多少是靠自身的努力经营而得来?它有多少成分是为社会服务?又有多少成分是为股东以及大众服务?国有企业是以实现全民所有制的社会职能为主,还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它的公共职能、社会职能、商业职能如何来定位?大股东与小股东,以及作为生产者其与大众消费者的关系又如何去厘定?

  这些待解难题导致了尴尬的无奈:面对国家,大型垄断国企强调自己是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它们要求按照市场行为去谋求利润;而面对大众和中小股东,它们又扬言自己是国家的组织,担负着敏感的“政策性负担”和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于是这样的事实也就顺理成章:150家中央企业按不同比例向国家交纳利润的同时,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国企又义正言辞地伸手向国家讨要补贴,或者更干脆,欲以“代表国家”的名义,直接把财政补贴划入利润。甚至一些大国企以上缴红利为借口,更变本加厉地进行垄断,使民众不得不为其质量不高并且昂贵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50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人罗纳德·斯科在其名为《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文章里,就已对由他名字命名的斯科定理进行了集中表述:只有产权进行清晰的界定,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但50年后的今天,产权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的国有企业,尽管国企分红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