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南国企改革“零上访”安置职工4万多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1:13 国资委网站

  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是海南省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省委、省政府决定,2007年,462家省属中小国有企业要基本完成改制、关闭、破产任务,6.4万名海南国企职工不再拥有国企身份。改革的时间之紧、任务之重、责任之大,史无前例。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任务不但基本完成,而且取得了“零上访”的成果,创造了一项令各界赞赏的纪录。

  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拿出3.7亿元解决职工安置问题,解决了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些企业职工多年的医疗、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合法权益得到保证。

  根据省国资委提供的数字,到11月底,在今年改制的462家企业中,已有347家完成了改制关闭破产或职工安置工作。

  国企改革新闻背景

  改制、关闭、破产,海南国企改革2007年重复最多的字眼;发展、稳定、和谐,海南国企改革2007年收获最大的成果。

  省国资委评价认为,重组改制后的企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省内重点企业都稳步实现盈利。海南国有经济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设在家里的“改制办”

  今年7月,海南省原中意陶瓷工业公司的88名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不仅每月银行账户上多了457元的下岗失业救济金,并且,还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再就业、创业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该公司下岗职工杨文告诉记者:“在过去,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不折不扣的“三无”企业的安置任务,竟然是在公司总经理张爱民家里完成的。

  该企业资产都被拍卖,没有固定办公场所,也没有一分钱的办公经费,改制办公室就设在了张爱民的家里。

  做过多家国企工会主席的张爱民告诉记者,早改制,就能早解困一批家庭。只要心里想着职工,办法总比困难多。办公经费缺乏,张爱民自掏腰包,购买纸张、笔墨和打字复印。没有电脑,他和工作人员就手工制表、人工填写数据。仅手工填写数据表就达数百张。他还多次带领工作人员走访相关厅局,做好安置政策的经济补偿核算,仅在相关厅局的图章就盖了8000多个。张爱民苦干3年,海南中意陶瓷的改制关闭方案得以实施。在省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共发放经济补偿金90多万元,补交社保金200万元,88名职工得以安置。

  而在为职工改制的3年里,张爱民自己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对此他毫无怨言。他说:“我后院稳定,爱人、孩子都有稳定收入,家里负担也不重。”朴实的语言饱含着他对职工的关心。

  老总手机24小时开着

  今年,海南省电子工业总公司的1137名职工领到了拖欠多年的共5795.80万元社会保险费。该公司共计62%的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可以说该公司的改制工作已是曙光在前。可是,作为该公司总经理的杨祖光却不敢过分乐观。

  “每天上班的神经都绷得很紧。”杨祖光坦言。

  他说:“改制的成败标准,要看两年后职工的满意程度。现在说改制成功还为时过早。”

  “要充分领会到职工离岗后的心理感受。”杨祖光不止一次地告诉记者。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职工的心态有时会出现反复。

  但杨祖光处理此类事件心里有底,他的最大特点是“不怕事”。与一些改制期间老“躲”着职工的老总不同。“我手机24小时开机,欢迎职工随时来找我反映问题,信访办公室必须每天有人值班。”

  今年,杨祖光将精力放在了改善职工的生活上。他常说:“心里要装着职工群众。”今年尽管经费紧张,杨祖光也决定从公司拿出60多万元资金改造旧楼房和解决职工医疗问题。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共有25户困难职工得到搬迁,改善了12户下岗职工的居住条件,也为16户下岗职工办理了房改手续。此外,还给24户特困职工办理了低保,救助了4位需要手术治疗的困难职工。

  让职工满意是头等大事

  对于多年吃惯“公家饭”的下岗职工来说,脱离国有职工身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感情上,都觉得难以接受。而且多数企业效益不佳,多数职工生活困难,难免有情绪和怨气。6.4万余人要在一年内完成身份转换,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但是今年,海南国资委系统却做到了在企业改制中保持和谐稳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果职工不满意,那么改制方案很容易被职工否决。让职工满意,成了海南省国资委的头等大事。

  昌江叉河水泥厂就是一个和谐改制的典型。当时,该厂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被迫拍卖。极少数不明政策的职工曾一度阻挠改制,甚至要搞一些过激行为。后经省国资委多次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反对改制的职工转变了观念,停止了上访和过激行为。省国资委积极做好竞买方的工作,安置了原厂职工300人就业,使300个家庭不至于陷入困顿。并且,叉河水泥厂所有1588名职工也获得了多年拖欠的社会保险费,现在,养老保险手册已发放到职工手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个“鸡毛蒜皮”的例子。

  某省属企业在给安置职工办理医疗保险时,将几个职工统计漏掉了。该企业负责人为省事,欲给漏办的职工补点钱了事。此事反映到国资委后,国资委立即责成该企业为职工补办手续。“万一得一场大病就要花好几万,这不是补钱就能解决的事。”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王永存还说:“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职工利益没有得到正确维护,我们决不能欠了账再欠情。”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感人的话。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