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聚英厅上演着一场金融好戏——2007中国金融论坛。
“很巧合的是今天是圣诞节,又在友谊宾馆,这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今天我们在友谊宾馆召开中国金融论坛,为的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中国金融的改革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的幽默主持下,由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共同举办的“2007中国金融论坛”拉开帷幕。“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得到周小川、尚福林、蔡鄂生、李克穆、陈元、楼继伟、李若谷、鲁昕、夏斌、姜建清、朱洪波、李扬等金融界重量级人物的精辟阐释。
周小川指出,金融业应找准着力点支持农业发展。他提出如何利用金融市场(如期货市场)支持农业科技产品开发;如何利用金融市场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技术,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如何借鉴国际碳交易机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节约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与支持农业基础建设资金占补平衡等三方面的思路供研究界研究。
尚福林表示,现金分红拓宽了群众分享资本的渠道。他说,总结资本市场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的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服务统领全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既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资本市场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
蔡鄂生指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银行业必须自觉地在本领域内执行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战略方针部署,遵循市场客观规律,深入研究自身在新时期的商业可持续战略,制定有效的落实措施,真正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身的任务目标和衡量标准。
李克穆指出,保险业要追求有质量的速度、有效益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他强调,保险业的基本属性即产品的保障性要保持恒定,目前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保险企业为生存和发展不断调整产品,不少产品基本上没有多少保障性,有的还号称有“1%的保障性”,其实有的产品基本上就变成一只普通的基金。
楼继伟在发言中透露,最新的财务报告表明,三家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提高,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国家的注资获得了明显的收益,国有资本实现了保值增值。在中投公司成立之后,汇金公司成为了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正式成为政府的机构。
陈元认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这形成了基本战略目标的平衡,使金融的发展既要提高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又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具有战略意义。
李若谷强调,控制金融风险的核心在于金融机构。李若谷说:“我觉得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那么外部监管永远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因此,监管当局应该鼓励和帮助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管理风险、控制风险、抗拒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而不能越俎代庖。”
姜建清认为,目前,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并不在于不良率等显性的指标上,而在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没有全面形成,国际上成熟的风险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应用。风险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形成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尚未经受过信息周期的考验。
鲁昕表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努力,地方政府要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区域金融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在闭幕致辞中提出,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金融机构发展存在诸多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受到了许多内外因素的制约。在这个时期,金融机构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关键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目标,以质量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努力追求效益、质量、规模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的研讨,与会代表认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金融业要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金融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发展各类金融市场,着力建设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论坛已经结束,“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将伴着2008年春天的脚步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