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紧缩 房地产业忙瘦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3:2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周娜

  拐点

  有地产界人士认为,目前政策最大的影响是消费者对后市的预期,并导致消费能力释放的速度放缓。

  物业税一旦实转运行,将成为税收方面的杀手锏对楼市产生影响。物业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实施征

  税,将加大不动产的保有成本。一旦实施,将有效抑制投机性购房行为。由此看来,人们期待的楼市降温的拐点已为时不远了。

  一方面是楼市频创新高,一方面是央行年内六次加息。2007年的中国经济与中国楼市不断上演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好戏,经济过热、房产泡沫成为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的关键词。而有着奥运背景的2008年,中国经济与楼市又将走向何方?

  从紧

  08中国经济主旋律

  物价上涨、央行加息、股市疯狂、人民币升值不止、外汇储备再创新高、国际收支巨额顺差、通胀压力继续增强,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徘徊、一些法规如《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相继出台……盘点200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格局,发生了诸多大事件。

  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同时面临的挑战和积累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贸易顺差加大、货币投放过快、物价持续上涨……过剩的流动性让通货膨胀从岁初的“预期”发展为岁末的“压力”。

  从目前看,至少从刚刚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由偏快趋向过热已经非常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数再平今年8月份创下的10年新高,人民币贷款也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外贸顺差也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固定资产投资也刷新年内新高。

  而且,即将过去的2007年,中国的宏观调控力度几乎空前,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9次调高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人民币连续升值,出口退税也频频调整,产业政策也大动干戈。

  一年中频繁出台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上升为“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来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定了基调。毫无疑问,“紧缩”仍将是贯穿即将到来的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关健词。

  尽管紧缩将成为2008年的宏观调控策略,但如果没有干扰,仍然按照惯性发展,我国经济在2008年仍然将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当然,2008年的中国经济也有很大的变数,尤其是来自外部的国际环境,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美联储降息不已、美元跌势未止、油价迭创新高,全球经济放缓等,随时都有可能改变金融市场的资金方向,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

  房产

  中国经济过热根源

  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创下近两年房价增幅的新高。

  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另外一组统计数据也同样验证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国房景气指数”在经历年初的短暂下行后,从4月开始不断高涨,从102.65上扬到11月的106.59。而1-11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632亿元,同比增长31.8%。

  对于房价的快速增长,国家发改委的经济学家王小广分析认为,房地产是造成经济偏热的根源。

  王小广主张征收不动产税,增加房子的持有成本和投资成本。同时认为期房销售是一个不合理的消费制度,“因为按揭贷款已经是很宽松的政策,加上利率的宽松,再加上期房进一步把需求提起来,造成房地产需求过旺。”中国现有的房地产政策需要做一个大调整,而现在是应该下决心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时候了。只有系统地调整,中国房地产才会真正降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分析房地产过热原因时认为,金融对房地产支持的程度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如果说没有住房按揭贷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要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现状根本就不可能。更重要的就是政府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成本比较低。”

  年末

  楼市降温的真正拐点?

  步入年关,中国楼市能否在国家经济手段的高压之下降温?这已经成为目前人们最关注的热议话题之一。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将从土地、金融、税收这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并着力贯彻执行。

  此前8月,针对房价频涨的现象,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组合拳开始频繁发力,其中房贷新政被看作最有力的调控工具之一。国家发改委不久前也公开表示,未来的调控措施中将包括明确只鼓励家庭拥有一套住房等住房基本政策,而对投资性住房采取较严厉的抑制政策,同时限制外籍人员购房。

  此后,央行再发补充通知,将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明确为以家庭为单位。从银行、二手房中介商的反馈来看,这一新政直接影响了9月以来的商品房销售速度。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最新披露的11月楼市成交数据显示,房价猛降千元,降幅近10%;同时,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比下降了41.1%。而有中介机构录得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深圳10月份新房均价较9月下跌约一成。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人士则介绍,新政出台后银行个人购房贷款业务量缩水30%以上。有的银行甚至已经停止提供个人购房贷款。对此,有地产界人士认为,“目前政策最大的影响是消费者对后市的预期,并导致消费能力释放的速度放缓。”尽管11月份的房价同比涨幅依然迅猛,但环比涨幅已经比上月下降了0.8个百分点,而近期部分城市表现出来的交易量萎缩、开发商变相降价等种种态势表明楼市在暴涨之后已进入多空相持的僵局。

  国土资源部最近也出台了有关开发商不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不得分期取得土地证的“39号令”,以及国土部门已经制定的详细控制办法,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将会起到不小的冲击作用。尤其是在防范信贷风险、抑制开发商圈地、囤地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将加快商品房入市,平衡市场供需。因此,以上措施一旦有力执行,将在土地出让规模、开发周期等方面对开发商产生约束与强制作用。

  物业税一旦实转运行,将成为税收方面的杀手锏对楼市产生影响。物业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实施征税,将加大不动产的保有成本。一旦实施,将有效抑制投机性购房行为。由此看来,人们期待的楼市降温的拐点已为时不远了。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