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合交通便利化合作下一步:连接欧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9:52 21世纪经济报道

  交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局成志 

  北京报道 见习记者 王晓明

  前后经历了7次谈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便利化协定>(下简称<协定>)有关各方最近在北京完成了<框架协定>的绝大部分文本讨论,将争取在2008年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上正式签署。

  自2004年8月至今,交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局成志始终做为中方代表参与了7次谈判。谈到历次的谈判,他坦言,谈判牵涉到的领域复杂,历时又长,要参与的6方都达成一致意见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各方都在努力”。

  他表示,<协定>的谈判,作为我国全方位发展交通便利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带来新的活力。

  随着2007年3月<大湄公河次流域便利运输协定>的签署和本次<上合组织成员国交通便利化>协定的顺利推进,我国向着全方位实现国际交通便利化又跨出了一大步。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局成志提出,下一步,中国将会以加入更多国际交通便利化公约为目标,进一步多方向发展交通的便利化。

  中国国际交通合作全面展开

  <21世纪>:中国与亚洲邻国的交通运输合作目前状况如何?<协定>的讨论和制订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局成志:中国与亚洲邻国的交通合作是多方面同时进行的。

  从南边来看,中国和东盟在交通方面合作比较活跃,交通部长会议已经开了六次。到目前为止,交通领域包括铁路、航空等方面的合作都在展开。

  同时,中国与东盟计划到2012年形成自由贸易区,要发展贸易区,就必须保障交通运输的通畅。随着通道建设的顺利运行,交通便利化的需求就显现出来了,<大湄公河次流域便利运输协定>()的设想应运而生。

  从2003年2月到2005年11月,进行了10次谈判,今年3月最终签署。这是我国签署的第一个便利化运输的协定,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协议中除了对运输的线路的 确定和对许可证的颁发等运输权益方面的规定之外,更主要的是便利运输规定,比如通关便利化。

  西面的部分就是目前正在谈的上合组织框架之下的合作。

  除此之外,中日韩三国的交通合作也在开展。去年,中、日、韩,三国交通部长召开了第一次海上运输及物流会议。因为三国的经济贸易量非常大,并且三国的产业布局有互补性。

  还有东北亚地区,主要是指俄罗斯,目前交通合作也在积极开展。结合我们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和俄罗斯的公路运输。

  便利运输应当从简单做起,从通道好一点、通关快一点,不要乱收费、规范透明一点这些最简单的东西做起。

  跨国便利运输的问题,在于各国政策的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比如不规范收费等,造成了很大的非物理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路,也不能做到快速便捷的运输,提高了贸易成本。

  <协定>的谈判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包含的合作内容很多,其中交通是一个重点。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基础和优先方向,而要发展经济合作,就要从交通运输领域入手。

  争取明年签署<协定>

  <21世纪>:<协定>经过7次谈判主要取得哪些成果?

  局成志: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协定>的谈判工作,还有一个重点合作就是通道建设项目的合作。其中,中吉乌公路和E-40公路是上海合作组织在交通领域的示范性项目。

  中吉乌公路从新疆开始,连接中亚;E-40公路穿越俄、哈、乌、吉四国。在这两条线路被确定为示范性项目之后,哈萨克斯坦、蒙古、阿富汗等国又分别提出希望我国重视并参与中哈俄运输通道、中蒙俄运输通道、中吉塔阿运输通道的建设。

  同时<协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实际上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多国之间的过境运输问题,达到过境运输的便利化。

  目前各方已经就协定草案全部28个条款中的18个条款全部内容以及其余条款的部分内容达成了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讲,进展是非常快的。但是谈判总要有个过程,一下子都谈完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争取在明年的上合组织总理会议上能够正式签署这个协议。

  <21世纪>:道路运输便利化谈判主要分歧在哪里?如何解决?

  局成志:最大的难题就是各国法律制度的协调问题。目前在国际便利道路运输领域主要有7个普遍的接受的公约,包括运输合同、道路表标示和信号等。而我国仅加入了<1972年集装箱关务公约>。而其他参与谈怕的国家有的加入了其中的3个公约,有的加入4个,这就造成了适用法律制度的千差万别,协调工作很复杂。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运输成本。我国的运输成本是偏高的,物流成本核算大概占总成本的18%到20%,美国是11%,日本则更低一点。运输成本高主要是由于我国的运输环节复杂、关卡多。而国际运输又要增加一个通关的问题,但是各国有各国的考虑,大家要达成一个规范、规则并不容易。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主权的问题。过去大家都是封闭的,交通便利了,路上权益的问题或者主权的问题就敏感起来。而中国是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来参与的。

  下一步要实现欧亚连接

  <21世纪>:中国的交通运输是否已经具备了融入世界统一市场的条件?

  局成志:上合组织框架内协定的完成,包括连接中亚国家运输通道的建设完成,进行的都是中国和欧洲的连接。欧洲的公路条件比较好,合作的建设费用会少很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实现欧亚的连接。

  欧亚的连接对于我们国家西部开发会有很大的促进。目前中国各个省区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云南的大通道战略、广西的北部湾战略、新疆的东延西出战略、东北的老工业发展战略。根据这些战略,政府应该积极配合这些地区性发展的需求来做一些事情。

  总体来讲我们认为在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或者是区域合作过程中间,发展交通、实现便利运输很重要。这个重要性将来随着贸易量增长愈加凸现出来。

  <21世纪>:中国政府将如何进一步推动便利运输的国际化?

  局成志:应当特别提出的就是,中国政府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我们对于每一个加入的公约,都会认真的执行。因此在加入公约的时候会特别谨慎,确保可以执行才会加入。

  下一步的工作,首先就是继续研究加入国际上通行的公约。这些国际公约的目的是要减少和消除国际运输中的障碍,或者刚才我说的非物理障碍。规范国际经济贸易和运输的活动,防止欺诈行为,从而保障国际运输的顺畅便捷、高效。

  从运输的角度来讲,要求比较迫切的是<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和<关于持有TIR单证的国际货物运输海关公约>,而这两个恰恰是最难的。

  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各种体制制度还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公约的许多条款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当的投入。比如TIR公约,如果要加入,中国海关就要进行这方面的担保评估,这是有一整套程序的,要达成一致很困难。还有第三方的担保,也很难协调。

  但是我们认为加入国际便利公约在短期内虽然会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与我国经济需求和经济发展战略是基本吻合的。

  我们初步考虑争取在2008年年底之前,对各项公约列出一个加入的时间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