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国雄:坚定不移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12:03 上海国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杨国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为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就是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推动国资向优势行业、关键领域集中,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是当前上海国资系统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国资国企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社会关心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上海的国资国企工作起步早,有基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到“十五”期间积极推进“三个收缩、三个集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上海国有经济经过多年改革调整,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年末,上海地方国有资产总量8467.74亿元,实现生产总值2586.05亿元,占全市的25.1%。地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63.2亿元,净利润171.3亿元;缴纳税金总额493.5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8%。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国资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方面,国资工作难度大、牵涉面广,遇到阻碍很容易停滞不前。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曾反复强调,国资工作要勇于探索、谨慎操作。我的体会是,国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像进站的火车——“叫得响、跑得慢”,应该稳扎稳打、敢于创新,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国资工作可供借鉴的经验越来越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的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也比较突出,各方面思想比较容易统一,国内外也有一些借鉴,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实践证明,路子基本是对的。现在随着国企改革、国资调整进入深层次,改革所调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同时,伴随着市场繁荣、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效益也有所提高,部分地掩盖了推进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为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就是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推动国资向优势行业、关键领域集中,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对此,上海国资系统要以党的十七大和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两手齐抓,引导和推动国有优势资源集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一方面,国资国企改革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用“看不见的手”来引导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绝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要用“看得见的手”来推动国有优势资源集中,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要在国际上有知名度、有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有实力的企业、有影响力的品牌和有知名度的企业家,要靠产业的高度集聚。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过,在国际事务中,丰田是我的左脸,索尼是我的右脸。汽车是底特律的代名词,纽约是金融的代名词。同样,上海要立足“四个着力”、实现“四个率先”、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就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优势产业集聚。

  上海是国有经济重镇。上海的重大装备产业,如汽车、电气等能发展到今天,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举全国之力和全市之力推动的。现在上海又到了新一轮起飞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国家一些新的大项目将落户上海,目前看来这些项目不是单个企业的市场行为所能完成。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产业的形成,要靠企业自身努力发展,也要靠政府努力推动,要两手齐抓。上海已经有了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今后还要做到更加知名,要成为上海的主要标志之一。

  分类引导、进退有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

  上海6780平方公里,目前地方国资总量8500亿元,国有资产相当密集,这几年国资调整规模也不小。即便如此,仍然存在着国资布局过散、国资流动不畅的问题。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48家企业集团涉及79个行业,有近11%的资产散布在餐饮、造纸、木材加工、建筑装饰、塑料制品、纺织服装鞋帽等59个一般竞争性行业。从今年产权交易市场总体情况看,1-9月本市地方企业国有产权成交宗数782宗,成交金额209.7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0%和57%,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资产固化、资产沉淀等“隐性资产流失”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上海目前的情况,要有区别地引导流动,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对不以盈利为导向的非经营性国资,如文教科研、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国资,要根据实际需要,一方面保留或加大投入,保障其正常功能发挥,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方式剥离其附带的经营性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对以社会公益为导向的政策经营性国资,如水、电、煤、气、路桥、管网、公交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政府投资企业,不宜轻易实施市场化退出,要采取产权多元化予以保留,有的还要加大投资;对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战略经营性国资,特别是上海支柱产业国资,应在确保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基础上,尽快明确主业。今年市国资委首先明确了第1批11家企业集团的主业,现在第2批12家企业集团的主业也已公布,基本上都是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对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一般竞争经营性国资,对国有资本不具备优势、社会资本有意愿而且有实力支撑的领域,国资要加快退出,一些中小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出售、转让、嫁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加速这些产业的社会多元化。

  服务全国,借力资本市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用行政手段来推动重组,整合效果不大;仅在体制内调整,效果也有限。因此,国资调整重组必须对外敞开胸怀,不能满足于体制内循环,要在透明与规范的基础上,与其他所有制资本、与其它地区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上海的发展要“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也要按照“四个放在”的要求,更加体现战略性和开放性。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壮大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全国。上海现有31家企业集团和6个区县下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71家,2007年融资272.76亿元,同比增加一倍多。要借资本市场之力,依靠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和规范性来深化本地国资国企改革,现在力度还不够。一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国资比重较小,只有全市经营性国资总量的15%左右,国资调整的开放性不够。要在国有资产整合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二是利用本地上市公司壳资源,吸引外省市优质企业,如高科技企业、能源企业、资源性企业、金融总部落户上海,加快优化上海产业结构、转变上海经济发展方式。

  当然,借资本市场之力,也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当前,可以在明确国有控股股东最低持股比例、明确国有控股股东转让收益用途、建立重大事项沟通制度等方面积极尝试。

  勇于创新,寻求国企运行体制新突破

  近几年,上海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企业集团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是,也应当看到,离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缺乏突破性进展,有的方面“形式主义”仍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人治理机制形式化。如,董事会成员内部化,本市国资委系统18家建立董事会的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成员全部来自企业内部,独立性不强。监事会总体上力量薄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企业干部人事体制形式化。企业领导人员总体上延续了党政机关干部的管理办法,没有体现分层分类管理,行政管理烙印依然存在,市场化选聘力度不够。

  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路子。当前可探索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加强企业董事会建设,优化董事会结构,增配外部董事。外部董事选派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注重诚信、责任心,要在董事会中占多数。二是创新企业干部管理方法。党管干部原则不能变,但管干部的方法应当创新。可以对副总裁、财务总监等人选,尝试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通过市场方式提名、招聘。既要选聘市场化又要激励市场化,强激励与强约束相匹配。

  十七大报告令人鼓舞,使人振奋。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总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关键是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必将成为上海新一轮起飞的强大助推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