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湘源:“从紧”不能紧在弱小者的头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7:40 每日经济新闻

黄湘源

    今年的第六次加息来得一点也不奇怪,加息本身的加减法却做得不无蹊跷:在定期存款加息的同时,活期存款却反而减了息。

    记得央行行长最近说过,加息对抑制CPI上涨是否有针对性需要研究。那么,除了存贷不对称加息之外,“定”加“活”减大概就算是一个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了。可是,既然CPI的上涨主要并非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而是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的上涨,那么,罪魁祸首难道是活期储蓄?这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居民的银行储蓄并不是冲着利息而是冲着种种不得已的安全考虑而来,否则,当那么多年的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之下,人们为何还是选择把钱存到银行去呢。此次一年期定期存款加息,整体上依然没有改变负利率现状。一样是负利率,“定”加“活”减就可以将活期逼到定期的华容道去了吗?

    事实上,包括CPI的上涨在内,国民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信贷规模的不减反增不能不说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别的不说,光是房地产市场在信贷支持下的严重失控,就足以说明一切。遏制信贷这个脱缰的野马,本该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可是,由于央行惯于在打宏观调控大算盘的时候先打自己的小算盘,这才造成了信贷反方向增长的有恃无恐。

    央行一加息,银行就发笑。这就是对历年来的加息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此前所公布的14家上市银行的三季度报告所告诉我们的。

    今年前三个季度上市银行合计净利润达到 2218亿元,占1496家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9.31%。这主要归功于利息净收入增长较快。统计显示,公布可比数据的9家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平均同比增长38%。央行连续五次加息提高了银行净利差,成了银行利润快速增长的最大帮手。

    央行在前五次加息中虽然两度实行了不对称利率,但一年期的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仍高达3.42%。事实上,由于银行吸收的存款有50%左右是活期存款,而发放的贷款则以中长期贷款居多,在期限相对较长的贷款的利率大幅度地提高、而活期存款的利率并没有相应上升的情况下,无需进行更复杂的存续期分析也不难了解到,平均利差一定远高于3.42%的水平。这就使得银行的负债成本相对大幅下降、资产的收益却相对大幅上升了。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金融机构1-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万亿元,明显超过去年全年3.18万亿元的数据。这也是造成第四季度调控吃紧的重要原因。为什么在央行年内多次加息并如此频繁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定向票据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规模非但没有压缩下去,反而越控越多呢?只要了解目前银行业对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就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利率政策继续向银行业倾斜的条件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银行的信贷扩张要不冲动也难。此次的第六次加息恐怕也不会例外。

    第六次加息虽然又一次实行了定期存款的不对称利率,但活期存款利息的相应减少不仅对冲了它对改变负利率的正面作用,反而使得银行依然可以继续享受存贷利差扩大化所带来的好处。

    不能不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政策调控,总是对财大气粗的银行关怀得无微不至却不能替弱势群体多设想一点呢?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