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六次加息呈现两大新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0:39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童芬芬

  专家称存款人选择存款方式左右为难

  “这一次加息和以往是有所不同的。”在谈到加息问题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对记者表示。

  日前央行宣布自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利率调整具有两个新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利差缩小,而不是保持利差的调整;另外一个特点是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即定期利率上调,而活期利率下调。“这两个新特点意味着效果可能会和以往的调整是不一样的。尽管还说不好央行的意图,但能从这整以后再通过分析发现,它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和变化。”李永森说。

  存款人左右为难

  利率的调整,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因为利差缩小,商业银行在利差这一块的收益会降低,这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利润便形成了一种挤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要求商业银行改变利润构成。”

  除了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外,另一个直接受到影响的群体便是储蓄存款人。

  “假如不在储蓄与投资上进行选择,仅就储蓄来看,对于存款人实际上是左右为难的选择。”李永森表示,此次央行调整利率,使得利率结构性发生了变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这样的变化,但是从深层次上分析,存定期会比较好,因为定期存款利率上调了。但实际上,存定期是有风险的,因为利率继续上调的压力显然还存在。“如果存了一年的定期以后,过一个月之后利率又上调了,这时,存款人就享受不到利率上调带来的好处。”

  股市缓解了物价上涨压力

  “如果投资者都是成熟且理性的去分析,央行利率调整,反而有助于把资金从银行搬到投资上,变成基金、股票等来进行投资。”李永森说。

  也正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到了股市,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市场也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但在李永森看来,虽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物价上涨有压力的时候,恰恰是股市的存在,缓解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李永森认为,股市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吸纳了资金,吸纳了流动性。“随着人们理性程度越来越高,即使物价再上涨,不需要的东西也不会去购买。有了股票市场,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可以通过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像以往股票市场还没现在这么大规模的时候,假如这些资金全部冲击到商品市场上去,那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后续调控政策的猜想

  已至年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加息成为2007年调控政策的最后一次“亮剑”,那么面对即将来临的新的一年,后续政策走向为几何?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博士梁福涛表示,尽管明年利率还会有限提高,但后续数量控制政策依然是重点。他认为,利率政策作用有限,且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不需要或不会提高利率。“明年全年将会有限的加息,存贷款利率在现在基础上大概会再提高0.81个百分点左右。”

  “实际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4.5%已经对银行资金形成了实质性压力;上调至15%以上银行将可能被动压缩债券、信贷等资产规模占比;从实现货币信贷政策目标和未来市场资金投放变化来测算,预期未来存款准备金率高点在18%左右,高于18%的可能较小。”(24E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