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汽:消逝的央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02:40 上海国资

  程文兵/文

  从整个发展史上来看,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防御价值大于创造性价值

  11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发出公告,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正式撤销,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至此,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减至153户。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注定要消逝的机构。而对于汽车业界人士来说,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是一面旗帜。

  从1965年筹划创建第二汽车制造厂,到1982年标志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从1985年与德国大众及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共同建立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到国家第一次撤消中汽总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再到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第二次被撤消,整体资产被上海汽车接收。中汽总公司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历经辉煌、历经风雨,走过了一条坎坷之路。

  80年代后期,由于体制变化,中汽总公司更名,90年代初再次组建。1990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复机械电子工业部《关于组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请示》,同意组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由机械电子工业部负责归口管理。在此之后,中汽总公司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通过机械电子工业部授权,开始行使其在汽车行业管理的政府职能。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沉浮,对中国汽车工业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统计评论机构,还是全国最大的汽车企业,都是站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时间走到了2007年下半年,北京一中法院首次适用新的《企业破产法》宣告中汽旗下的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破产,成为破产法正式开始实施以来首个宣布破产的央企。至此,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这面旗帜正式成为历史,消逝于中国改革发展的隆隆车轮声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汽总公司就没有中国汽车产业今天的成就。中汽总公司走到今天,有它自身的原因。”一位经济界研究人这样表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有其兴衰的过程。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之初和重新组建初期,中汽总公司都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和指向目标,正是因为中汽总公司的曾经存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才能慢慢发展起来,在避免外资垄断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方面,中汽总公司功不可没。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行业总公司开始面临冲击,大体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市场化,即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那样走海外上市的道路,将自身做成经营实体。类似的还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另一种则是通过大规模资源、资产整合,实现企业新生,如中粮集团和原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等。

  而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没有施行有效的改制措施,其子公司纷纷被剥离或者独立,中汽总公司没有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尽管有人认为带‘国’字头响亮,但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商号和品牌。”业内人士如是说。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本该有另外一种不错的结局,例如像中石油或者中国邮政那样成为新的行业龙头。但是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在自身的发展改革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和错误的执行使中汽总公司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债务和混乱。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汽总公司曾经做过多笔投资,建立了许多子公司,同时也为国家各地方的汽车相关机构的成立做过许多担保。但这些投资和担保最终没有给中汽总公司带来多少收益,反倒给中汽总公司带来了沉重的债务。

  不经过详细考察和调研就盲目上马各种项目,遭遇错误后又避而不谈,没有自己的商业活动,又不肯下到基层做深入调查,这样的工作做法是绝不可能指引整个行业的。初期的成功带来了太多的荣誉,荣誉之下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无论做什么都是完全正确,理所当然。但睡觉的兔子跑不过缓行的乌龟,这一幕又在今天重演。当别人都开始努力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还在人浮于事、无所作为。

  正是因为中汽总公司过于缓慢的发展进度和不易变通的管理方式,使这个行业的旗帜最终不可避免的变成行业的负担,由行业的引领者转变为行业的阻碍,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经历了两度轮回,最终还是要消逝在时间里。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既是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牺牲。

  中国汽车工业是在一穷二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发展,而是不被外国大汽车巨头所垄断。从整个发展史上来看,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防御价值大于创造性价值。倘若没有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也许我们今天所看见的中国汽车市场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基础汽车工业还会像当年一样一穷二白。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设置,使中国汽车工业避免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始终都是国有企业,尽管在应对当时情况的时候可以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措施,但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机构是无法从更深层次了解到行业弊端的,也就无从给出整改办法,无法真正的指引行业的发展。

  而现在,中国汽车工业面临各种矛盾,任何一种矛盾都不是区区一个机构能够解决的,而这个机构的发展模式又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这也许就是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被摘牌的深层原因。

  改革发展就是要摈弃一切阻挡前进的障碍,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后期的表现,将自己完美地变成了一块绊脚石。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汽车发展史。即有现实意义,又有教育意义。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存在,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艰苦卓绝的20多年,自此以后,每一个中国汽车企业都将有自己的特色,都将被打上属于中国的烙印。从20多年前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自主汽车品牌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央企加速整合的大背景下,有了到2010年整合至80-100家的明确目标,现有的央企强强联合、强弱合并、重组整合,都是为了打造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央企集团,而那些已经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企业,尽管位列央企名录,但是最终也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50多家央企,有的要发展,有的要破产,这是一种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汽的撤消,也称得上是央企整合大潮中的一个新范本。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