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家争议中投入股大摩 称比高位买黑石成熟许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5: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妮娜 北京报道

  针对日前中国投资公司斥资50亿美元买入摩根士丹利近10%股权的事宜,有专家认为,中投应该介入投资对象董事会,以实现其中长期的战略投资价值,否则将不利于实现其投资收益。此外,专家还建议,随着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中投急需建立系统的投资策略以及风险和决策机制。

  是否需要参与管理

  根据中投和摩根士丹利12月19日达成的协议,中投将不参与后者日常管理,包括无权向该公司指派董事会成员。今年5月,中投以30亿美元投资黑石时,也有此项交易条款。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表示担心,认为此项协议将不利于中投保障自己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基本权益,包括维护投资收益、获得中投急需的投资管理技术等。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何帆则认为,中投将自己定位为纯粹的财务投资者,恰恰体现了其更加成熟的投资风格,有利于减少国际市场对主权基金对外投资不必要的担心。他认为,大摩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投看重的是其市场地位和投资价值,没有必要在管理层中占有席位。

  是否合理地配置了资产

  投资黑石和大摩无疑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领域。但专家对中投80亿美元的海外资金运用看法不一致。目前,中投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将用来海外投资,其已有的两单海外投资集中在投行领域。

  曹红辉建议,中投应在发达国家购买具有丰富物理网点资源的公司,比如万事达、沃尔玛等,“这样,我们可以将中国的产品推到国际市场。而金融业的网点也可帮助国内商业银行进行海外扩张。”此外,考虑到次贷危机影响,国际股票市场波动较大,他建议中投早期应该以购买基金和债券为主。

  然而,对于中投来说,其作为一家按照企业机制运营的公司,2000亿美元的资本金使其每年需要支付5%左右的利息,巨大的成本压力迫切需要管理层提高盈利水平。目前,其选聘境外投资管理人,产品全部为股票型。

  “从长期看,中投目前的投资效益一定会有溢出效应。”何帆认为,从价格角度考虑,中投和大摩的这单买卖非常合算。他认为,目前中投海外投资处于初始阶段,并没有形成风格,建议中投强化对冲风险的角色,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相应投资。“比如,初级产品、粮食价格有上涨趋势,中投可以投资更多能源类、粮食类公司。等到进口成本增加后,中投的投资收益就可对冲成本的上升。”

  何帆表示,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下,中投可以考虑投资向中国出口产品的公司,“通过投资这些公司,中投可将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联系起来,从而分享本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是否选择了合适时机

  次贷危机到底是提供了投资的契机还是陷阱?

  有人认为,中投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时机,购入了大摩这样的国际“蓝筹股”。不过曹红辉表示,次贷危机真正的风险释放是在明年。

  当前,和中投一样看中投资机遇的还有另外两家主权基金。不久前,新加坡投资110亿瑞士法郎最终收购瑞银9%的股权;阿布扎比投资局投资75亿美元购得花旗银行4.9%的股权。

  何帆说:“这是一个十年不遇的时机。和此前高位买入黑石的投资相比,中投此次出海要成熟了许多。”

    相关专题:

    中投公司成立

    相关报道:

    中投50亿美元投向大摩 专家称这次出手更具技巧

    中投50亿美元抄底大摩 成第二大股东

    以战略眼光看中投入股大摩

    中投购大摩借财技锁定收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