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利用计算机审计查出虚假销售行为(07-12-2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16:52 审计署网站

  在对某油品销售公司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该单位在油品销售的同时,存在一定量的外部采购油品行为,数量大、时间比较集中,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发现其存在虚假销售行为。

  从销售公司主管业务人员的谈话中了解到,近两年油品市场总体上处于上涨趋势,油品资源相对紧张,如果一笔订单在近期(没有成文的时间限定,但是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没有结算,那么就默认为订单失效,而且绝大部分客户都会尽快将油提走。审计人员注意到,他说的是一般情况,那么是否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呢?例如开了订单却不结算,或者结算之后并不提货等等。带着这些疑问,审计人员决定从数据分析入手。

  (一)首先采集到相关电子数据,主要包括销售公司的销售明细表、结算明细表和出库明细表、相关销售审批单、销售合同、结算单据、出入库单、财务凭证。通过利用SQL语句导入并整理数据,生成销售明细表、结算明细表和出库明细表。

  select 订单号,日期 as 订货日期,提货单位,油品名称,油品规格,计划量,单价,金额,付油油库 into 销售明细表 from 销售数据

  select 结算单编号,订单号,发票号,提货单位, 油品名称,油品规格,实发量,单价,金额, 付油油库,制表日期 as 结算日期 into 结算明细表 from 结算数据

  select 发油库 as 付油油库,提货单位,船名,下单日期,品种 as 油品品种,订单号,提货日期,实发量 into 出库明细表 from 出库数据

  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创建名为“收入审核”的数据库,利用企业管理器的导入数据功能,将Access 形式的原始数据导入到该数据库中,三个表名分别为销售数据、结算数据和出库数据。经查看数据,发现有些列在分析中不需要用,为了以后的操作更方便,现在需要选择出需要用到的字段存到新的表中,分别命名为销售明细表、结算明细表和出库明细表。

  (二)将三数据用订单号关联,发现了部分疑点

  select a.*,b.结算单编号,b.发票号,b.结算日期,c.下单日期,c.提货日期,c.实发量 into 订货结算出库核对表from 销售明细表 a left join 结算明细表 bon a.订单号=b.订单号 left join 出库明细表 con a.订单号=c.订单号

  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三张表中都包含并且能够唯一确定某一单油品的信息字段是订单号,有了这个关键字段,就可以看出一个订单从订货开始、到结算、再到油品实际出库的整个业务流程了。将三张表用订单号左连接,生成新表,命名为订货结算出库核对表,发现部分订单有结算数据,但是没有出库,也就是说,在订货结算后不提货,那么这些客户为什么不提油呢?审计人员必须思考更具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疑问。

  (三)锁定重点往来单位,延伸审计,得出结论

  进一步分析上述得出的数据,发现不提货的现象只存在几个客户当中,主要是销售公司的参控股公司和经常往来的社会经营单位,于是,审计人员以了解与所审计的国有企业有关联的单位为依据,索要这些单位的业务数据,将购销双方的数据对照,发现这些油品在帐务上又直接或者间接加价销售给了该公司。

  有了这些证据,审计人员再一次与被审计单位业务负责人对峙,对方承认这么做是为了增加销售量、完成吨油费用考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利益的流失。至此,利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对电子数据的操作在短时间内查出企业的虚假销售行为。经过最后确认,该公司所属分公司为了增加销售量、完成吨油费用考核指标,在没有真实购销业务的情况下,通过参控股单位或社会经营单位开出销售订单并结算收入,再以外采的名义购回,虚增成品油销售量及销售收入。2004年至2006年,三家分公司采取上述做法共虚增成品油销售量25万吨、销售收入9.88亿元,形成对社会单位的价差损失合计236.51万元。(作者: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 孟林)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