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增收:应向民生倾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13:14 中国财经报

  各方专家都预测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将达1万亿元以上。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财政增收应该如何使用?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博士认为——

  财政增收:应向民生倾斜

  本报记者 刘明中

  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可称为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各方专家都预测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将达1万亿元以上。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财政增收应该如何使用?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财政收入增长为何如此强劲

  “预计今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增收额可能达到1.2万亿元左右。”贾康开门见山地说。为什么财政收入增长如此强劲?贾康认为,概括地说,应当主要是改革开放前面约20年我们减税让利、“放水养鱼”等解放生产力的努力进入了“收获期”的表现,既属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落到过低状态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也得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一基本面的支撑。

  “具体分析,其中主要不是由于增加税种、提高税率,而是受如下一些主要因素的影响。”贾康具体指出了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物价因素(如把GDP增速由不变价还原为现价,财政收入与GDP增幅间的差异会相应缩小);二是二、三产业的贡献(第一产业现已不提供财政收入,如只考虑对财政收入有贡献的二、三产业的GDP增速,财政收入与GDP的差异又会缩小一块);三是进口的贡献(进口环节有大量税收,而这些年进口增幅常保持在20%以上,相应构成财政增收的重要因素,比如,今年1—9月进口环节税收完成5619亿元,增幅为21.7%);四是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企业效率水平上升,居民个人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有强劲增长,也是财政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如今年1—9月,所得税完成9934亿元,增幅为34.3%,其中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5.9%,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9.5%);五是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增收的潜力还在不断挖掘出来。

  “此外,也不排除一部分GDP低估因素(主要是第三产业的GDP)和地方税收掺入水分的因素。”贾康认为。

  增收的财力应该怎么用

  增收的财力应怎么用?对此,贾康认为,如果全面把握宏观形势特点和总量调节与结构优化(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结合,比较合理的政策要领应是:

  首先,应该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继续有所降低,而不是一下抹平和停发。把这部分可用财力和超收收入、以及明年将实施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可集中的国有资本收益,进行统筹协调,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优化结构,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同时,继续酌情积极运用特别国债手段置换超额外汇储备以间接或直接地收敛流动性。

  第二,优化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运用增收财力和其他可用财力着重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方面和“短线”领域,具有在“矛盾凸显期”改进民生、消解矛盾和在“黄金发展期”维持良好发展势头的重大意义。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二元经济”体,为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在广阔的农村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合理的城镇化,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快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需要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投入天文数字的财力。面对新农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的钱不是多了,而是仍然投入不足。大量事情还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去办。

  我国的区域间差异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扩大,亟需通过合理的统筹协调来有效地贯彻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控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也需要为数可观的财力,可用的钱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足。

  我国在争取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亟待增加供给。如实行义务教育全面免费、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健全已有的城市居民低收入保障制度、健全养老个人账户和在全国农村也实施“低保”制度;发展城镇住房基本保障制度;保护生态、治理污染以改进城乡人居环境;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可用的钱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我国为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走创新型国家之路。为支持从发展基础科研、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各个方面的自主创新,必须在实行科技体制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下决心增加科技投入,而当前这方面的资金需要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我们仍然是处于资金制约之下的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状态。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在逐步构建、健全的过程之中,还应继续瞻前顾后,适当充实战略性的社保基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高峰,填补转轨成本。

  我国国防和必要的重点建设,仍需可观的资金支持。

  “此外,由于收入丰裕的时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财政支出的刚性又十分明显,所以适当拨出部分增收财力形成中央预算调节稳定基金,准备以丰补欠和应对不时之需,也有其必要性。”贾康阐述说,在整合、统筹运用可用财力优化结构的同时,还应运用部分财力支持深化改革和“花钱买机制、建机制”。

  比如,为降低行政成本,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能,积极稳妥筹备、在时机成熟时推进“大部门归口”的机构改革,以及国、地税合并的机构改革等,需要安排一次性人员分流、安置的经费。

  贾康认为,为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深化司法改革方面,应坚决落实“收支两条线”原则,充实公检法系统公用经费矫治公权扭曲,同时加强法官、检察官、警官培训和加强“廉政公署”、“中纪委”式权力制衡、监察机构所需经费;“乡财县管”、“省直管县”的扁平化改革推进到综合改革、减少地方行政层级时,要安排所需的一次性经费支出。

  “当然,花钱少或不花钱的改革更要积极推进。”贾康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