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频频发力 资金面空前吃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11:35 南方日报
特种存款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有望成央行回笼流动性的新手段 根据中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部的推算,本月25日实施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业向央行补交的准备金额度约为3800亿元——这也是近3年来,银行体系补交的最大一笔准备金;与此同时,央行昨日还宣布,将以“发行票据+正回购”的方式回笼资金870亿元。 显而易见的是,央行近来频频抛出的紧缩性措施,极大程度上加重了市场层面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忧虑”。本报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获悉,下周四,央行将再次开办特种存款业务,以吸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此外,受访权威专家还预计,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措施近期有可能被派上用场。 特种存款要比存款准备金更严厉 所谓特种存款,指的是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将资金存放在央行并获取一定利息。此举在严厉性上显然强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单一的加息。 今年10月23日,央行曾启用过“特种存款”这个“尘封”了近20年的调控工具,是次政策主要面向农信社、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其3月期和1年期利率分别为2.91%和3.44%。 据记者了解,即将实施的第二次特种存款的对象,主要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以外的部分农信社和城商行等金融机构,依然采取自愿申报额度的方式;其期限为3个月期和1年期,年利率分别为3.37%和3.99%——均与现行央票利率基本持平。 显然,央行再次以特种存款的形式回收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继不久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发行巨额票据后的又一强硬动作。 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介绍,由于“特种存款”不能用于回购和抵押,且其发放对象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中小机构,因此一经动用,必然会对政策所指者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由天相投资发布的新报告也认为,由于特种存款将扩大流动性的回收范围,且主要针对中小金融机构,这一方面体现除了货币政策层面紧缩力度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由于紧缩流动性对中小银行的影响要大于对大银行的影响,这也就在客观上在整个银行业系统强化了政策的紧缩性指向。 “与央票相比,特种存款在治理流动性的效果上更具惩罚性。”国泰君安的一位分析师进而指出,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比,虽然特种存款需要央行支付更高的成本,但是它将再次被启用也恰恰彰显了央行后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决心。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或出鞘 北京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管理人士在受访时坦陈,央行最新一次宣布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的政策将于下周一起实施,这本身已经让银行机构压力重重,而特种存款的再次使用,无疑将会加大该行资金所面临的压力。 这位资金管理人士表示,除了担心“特种存款”今后果真成为央行今后的“常规手段”外,对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会否并箭齐发也是顾虑不少。 与之相关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注意到,与此前推断央行近期会否再次加息、会否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不同的是,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央行后期的调控虽然难免还少不了上述“手段”,但特种存款以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或许会成为央行回笼流动性的新的常规手段。 受访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发行央票的成本偏高,为此,央行在选择调控工具时“习惯于”选择几乎没有成本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历史高位,并且预计明年上调空间也比较有限。”在申银万国分析师梁福涛看来,针对性地调节银行系统内部存在的流动性问题,央行后期在调整准备金率的间歇时期,可能会更频繁地运用定向央票、特种存款等灵活性高且负面效应小的调控手段。 专家指出,一方面,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体现为针对不同金融机构主体采取不同的准备金率水平;另一方面,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区分不同的存款种类来实行。 “譬如,对新增存款计提较高的准备金率,而对存量存款则保持不变——这样,对于存款增长过快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定会产生更有效的抑制作用。”申银万国的一位分析师为此坚信,明年央行可能实行差别准备金率,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进一步收紧流动性。 回笼流动性工具日趋多样化 在上周末举行的“第九届经济学家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公开表示,央行后期将组合适用调控工具,进一步控制银行业的信贷增长。此外,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日前举行的“2008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进一步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供应总量或信贷增长过快的现象。 鉴于此,业界人士对于央行今后进一步出台从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升温。专家们也认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力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并预计央行回笼流动性的工具将更趋多样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判断,除了常规公开市场操作、定向发行央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国债、进行外汇掉期操作外,运用特种存款回笼资金、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过去不太惯用的手段今后可能会频频发力。“这一组合是非常好的组合,关键在政策的落实。”范剑平说。 本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