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年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8:57 中国经济时报

  大势观察-唐震斌

  (上篇见12月18日5版)

  6、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2007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90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增幅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而且消费增速平稳上升,一季度同比增长14.9%,二季度同比增长15.8%,三季度同比增长16.8%,10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8.1%,比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增强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预计明年政府有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另外,根据历史经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效益和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推动社会总需求加速扩张,进而拉动物价上涨。

  7、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由于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占CPI权重的33.6%,故对物价统计的影响很大。

  A)虽然我国粮食2004、2005、2006连续三年大幅增长,2007年也有望实现小幅增长,但仍属于恢复性增长,尚未达到1998、1999年的水平,而这十年来我国人口增加了大约8000万人。另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改善膳食结构,需要更多的肉类、蛋类、水产品和奶制品,导致以粮食为原材料的饲料需求不断上升,故粮食需求是刚性、稳定增长的。当前我国粮食总体供求关系还处在基本平衡状态,粮食库存也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在气候、水资源、耕地面积、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下,我国粮食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和压力都较大。

  B)近几年我国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逐步上升,造成粮食生产成本抬高。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尿素、农膜、农用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有明显上升,导致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直接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同比上涨17.4%,其中第三季度更是同比上涨20.7%。

  C由于原油等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各国政府加大了对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的高速发展,导致对作为其原料的玉米、棕榈油、食糖等粮食作物的需求急剧增长,并推动这些粮食品种的价格大幅上涨。如美国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目前生物乙醇生产对玉米的使用量占美国玉米产量的20%,预计2008年将继续上升到25%。除美国之外,全球还有40个国家政府鼓励生产生物燃料,近年来我国也在各地兴建了一批粮食深加工企业生产替代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车与人抢粮食”的局面。

  另外,高油价还加重了粮食食品的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间接提高食品的生产成本。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2007年全球粮食运输费用的上涨幅度将超过80%。

  D受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库存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格局。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小麦、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9月份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现货、期货价格分别同比上升26%和57%。而且世界粮食库存连续下降,1999年谷物库存率为31.6%,2006年则下降至15.5%,为最近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此外,美元贬值和全球流动性过剩造成充裕的资本流入与农产品相关的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等),明显加大了粮食食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在缺水、土地沙化、自然灾害、生物能源以及资源开发对土地的占用等因素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几年国际粮价都将面临上涨压力,我国粮食价格亦将与全球粮价保持同步趋势。

  由于粮食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粮价上涨必然带动食品价格攀升。这轮全球范围内的食品涨价,几乎波及所有主要食品和饲料,涨价幅度也令人惊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透露,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2007年9月达到172点,比上年增长37%,而2006年这个指数只比前一年增长6%。

  E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及其利益,我国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进行“托市收购”。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较低,很多农民不愿继续种粮,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种经济作物,有的改二季稻为一季稻,甚至抛田撂荒。为了保证粮食的战略安全,增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政府有意推动粮食价格的实际上涨即粮食相对于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一项政策手段。

  F)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畜禽产品受生产周期的限制,短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的供给水平,如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故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蛋类等主要副食品的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方便面、乳制品、食用油、快餐行业等也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8、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市场资金非常充裕。2007年11月末M2同比增长18.45%,增幅比上年末高1.51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2.45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1.67%,增幅比上年末高4.19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1-11月份新增贷款3.58万亿元,同比多增6203亿元,已超过2006年全年3.1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量。此外,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高达12.43万亿元,显示市场资金很宽松,而且M1增速持续高于M2,表明短期资金比较活跃,很容易形成现实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历史经验表明,货币政策和货币供给情况对物价走势的影响很大,并有一定的时滞,最近几年货币供应加速,货币环境很宽松,充裕的资金终将在物价上涨中体现出来。

  9、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给我国带来较大的的价格上涨压力。受全球石油需求强劲、地缘政治危机、气候反常、美元走弱、游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一度冲至100美元/桶。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与石油表观消费量之比)达50%左右,2007年1-10月份我国原油进口量达1.367亿吨,同比增长13.8%。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虽然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但仍仅相当于国际油价70美元/桶的水平,存在严重的国内外油价倒挂、国内批零油价倒挂的现象,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

  由于国际油价有可能继续走高,加上国内炼油行业存在亏损,预计我国政府2008年仍将上调成品油价格。石油是工业“血液”,属于重要的上游资源性产品,调升其价格首先将推高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加大整个工业生产成本,然后逐步传导至下游的加工工业和消费品,推动物价全面上升。

  10、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将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继续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陆续出台资源价格改革措施,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稀缺和市场供求状况,以便发挥价格在配置资源性产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据透露,我国将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并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方式由以往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这将使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行业的成本迅速提高,且引起连锁反应,增加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

  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产品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2、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快之势,预计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7%-8%。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是一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加上调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进而拉低国内物价总水平。另外,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会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将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有利于抑制我国的物价。日元升值过程中其国内物价走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3、技术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水平有所下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综合来看,2007年在政府对能源、公用事业等价格进行管制的情况下,我国物价水平仍显著上升,虽然呈现出结构性特点,但物价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预计食品、能源价格将是引导2008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

  根据2007年前11个月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11月份的CPI比1月份累计环比上涨了4.79%,假定2007年12月的物价比较平稳,那就可以大体估算出2007年CPI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8年的影响为2.96个百分点左右(2006年CPI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7年的影响为1.75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从2007年11月1日开始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实际情况,预计影响2008年CPI的翘尾因素为3个百分点左右。显然,2008年的物价上涨压力要大于2007年,再加上2008年的新涨价因素,预计2008年CPI将同比上涨4.5%左右,且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

  此外,根据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居民和企业的通胀预期形成之后,将惯性促使物价继续上涨一段时间。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价格上涨的压力正在加大,要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贴办法。

  因此,我们要正视2008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努力防止结构性涨价演变为整体性的通货膨胀。各地政府需要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重点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下)

  (作者单位:宏源证券研究中心)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