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地下钱庄:借钱的都是有钱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11:04 辽一网-华商晨报
贷款 小心有骗子以此为由骗钱,一些贷款要签卖房合同,此种做法有风险 地下钱庄、民间贷款……看到这样的字样让人很自然联想到影视剧中的高利贷。 记者日前对沈阳的民间贷款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沈阳的民间借贷竟是“有钱人”之间的交易。 自称低息贷款 先交2000元押金 11日,记者拨打了一个自称“沈阳的低息贷款”的电话,称想借5万元,对方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男子,“我这里没有抵押,只收一分利,你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就可以了。” 当日下午,记者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到了西塔某酒店。 在酒店门口记者拨打对方的电话,他让记者说出身份证号码后,要求记者先交2000元押金,到该酒店旁边的一个银行汇款,并告诉记者一个银行卡号。 记者表示对这样交易不太放心,希望能见面,对方立即发怒:“你要是不想借就不借。”说完挂断了电话。 记者随即向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肯定是骗子,因为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发生。 一名沈阳本地的民间借贷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沈阳放贷的大部分都是沈阳本地人,如果是外地人,不见面而且打着无抵押低息贷款旗号的大部分都是骗子。 此外,将贷款电话喷在马路上的也要警惕,一般贷款都会见面谈。 小超市见面 贷款签卖房合同 11日当天,记者又联系到一名打贷款广告的人,对方称每个月利息为4%。 当天晚上,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记者找到沈河区一家小超市。 从表面看,这家超市与普通超市没有区别,在超市后面的一个小房间内,记者见到一位穿着黑色貂皮的男子放贷人李威(化名),他也是这家小超市的老板。 记者提出想贷10万元,他给记者拿了一份合同和一份公证书。 记者看到合同是房屋买卖合同,里边有一条约定是甲方(李威)在某月某日之后可将乙方(贷款人)房产做以处理,公证书的内容也是一份房屋买卖公证。 “现在没有贷款合同,签的都是房屋买卖合同,你要是不还钱我就会卖你的房子。”李威说。 对此,李威解释:“做这一行的都靠诚信,我们绝对不会提前卖贷款人的房子,贷款人如果不还钱也绝对要遵守卖房合同。” 有钱人贷款 放贷的多办过出国中介 据李威说,目前沈阳类似他这种贷款机构有几十家,大部分都是当年曾经办过出国中介的老板转行的,“其实这种民间贷款目前还只是‘有钱人’之间的来往。” 他告诉记者,他的大部分客户都是企业主,尤其在年末,银行贷款难办的时候也是一些中小企业缺钱的时候,所以大部分企业就选择他们这种公司贷款,暂时缓解一下资金紧张问题。 沈阳另外一家民间借贷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沈阳目前从事借贷的公司有上百家之多,有的是专业的,有的是房产中介,有的是典当行等,资金来源也很复杂,有的是融资、有的是贷款。 据其介绍,目前有的借贷机构已经有十分完善的体系,签订的也是借贷合同,“签订卖房合同这种现在也存在,但这种做法对买卖双方都有风险。” 以前有媒体报道,2007年4月10日,央行沈阳分行公布了2006年辽宁省金融运行报告,测算显示,辽宁省(除大连)民间融资总规模已达434.2亿元。对此,央行沈阳分行方面表示,这个数字只是测算,由于民间借贷目前都是隐性的,所以要得到确切的数字还很难,“目前,民间借贷机构还没有正式名分,还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 沈阳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工商注册的经营范围内还没有借贷一项,所以从事民间借贷的机构都属于超范围经营或者无照经营,发生纠纷后可能使贷款人无法维权。 本报记者 王莉 刘艳玲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