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纸业席守诚坦言贸易金融五大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09:50 国际商报
编者按:2007年10月,在北京某宾馆举行的一次银、企见面会上,面对银行界一年来对贸易金融类产品和服务的热力推介,国内银行业对贸易金融领域的全力开发和立体宣传,一位小企业的负责人却在席位上站了起来,说出了一种让人颇感另类的声音,他就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齐鲁太阳纸业经贸中心董事长席守诚。记者从今年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开发热中,从参加过的多次金融、投融资论坛中,听到的大多是银行界的声音,却很少听到企业界、特别是中小企业家的声音,那么,他们怎么看待和评价国内银行界的产品和服务?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让他们满意?他们希望管理层和银行界做什么?怎么做?最近,我们请席守诚董事长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对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和期待做了一个系列访谈,供决策者和银行界参考,本访谈将分三次刊登。 在今年的各大金融类论坛上,贸易金融类话题一直是一个热点,不少商业银行将贸易融资服务作为其银行开发的重点领域,并推出了一系列供应链融资服务新品。贸易金融业务作为银行业实现调整和提升的重要战略板块,成为不少商业银行实施重大改革的试验田,有的银行成立了专业的贸易金融部,在团队建设、营销模式、风险管理、品牌塑造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尝试,成为勇敢的探索者。 一方面是贸易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和银行业对其开展的贸易金融类产品和服务进行的品牌宣传,进出口物流融资、国际保理、信保融资、订单融资、国内信用证、TSU产品和汇率避险工具方面不断有贸易融资解决方案推出,所有从事贸易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都在高唱“银企共赢”,但是另一方面,从事贸易业务的中小企业却并未完全放开笑脸,一位长期从事国内外贸易的中小企业主,北京齐鲁太阳纸业经贸中心董事长席守诚就中小企业在贸易金融领域仍然存在的五大难题,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道难题:融资席守诚认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很难发展壮大。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利用自有资金和滚雪球的办法发展。要做大、做优、做强,就要扩大资金,大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靠银行贷款。当前中国的各家银行都是国家所有,统一规定、统一模式。中小企业贷款有三道关难过:一是“查三代”,即查近三年的财务报告、报表等资料,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不能通过;二是查固定资产,中小企业大都本小利薄,几乎把所有的资金作为流动备用金,随时用到进料加工生产和进货销售上,没多少资金购置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三是要找过硬的关系担保60%,中小企业贷款要政府企事业单位说话和大企业担保或银行大额存折、有效证券做抵押才行。 席守诚说:“我国城乡社会关系有两个特点:一是讲‘官本位’,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官场人物做‘后台’;二是讲‘门当户对’,企业小了,银行瞧不上你,视你为‘叫花子’,企业大了强了,银行主动讨好跑上门去送贷款。中小企业势单力薄,达官显贵和名牌企业,都不愿为其说话担保。 他们如果有大额存折和有效证券,还要向银行借贷吗?” 第二道难题:出货席守诚告诉记者,无论从事生产加工还是营销,都需要进货和原材料,进来原材料经过生产加工的产品要及时卖出去,卖不出去压在库里就无法周转进行再生产再销售。一般来说,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应,则形成进货难;总供应大于总需求则会形成出货难。这是市经济普遍规律。而中小企业资金越短缺,而买货又须先付款,否则卖方不发货。进货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必须尽快卖出去,否则压着货等于压着资金难以周转。对方看到他急于卖货,就故意迟迟不买货或乘机压价。前期买方怕先付了款卖方发不了货,后期卖方怕先发了货买方付不了款,经常处于“麻秸打狼”,两家害怕的状态,这就形成中小企业做买卖难上加难。 第三道难题:收账收账难,是企业界久治不愈的顽疾。企业征信和收账服务体系不完善,是我国商账流转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国内贸易信贷水平低下,大量价值连城的企业信用信息(如企业的注册资料、企业年检资料、经济诉讼记录、银行贷款偿还记录、房地产及其抵押登记记录等)仍然控制在各个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内部,基本上没有发挥其对贸易信贷的支持作用,而收账服务又是一项非常专业和复杂的管理服务,目前在我国被简单的理解为“讨债”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长期打压,至今未能光明正大地开放。今年五月,亨瑞特(北京)信用评价事务所向北京市工商局申请“信用商账催收”业务,遭到市工商局驳回。该公司随后将对方告上法院,指责其“不鼓励创新”,但是却最终败诉。席守诚认为:应收账款管理服务的有序开放已经迫在眉睫。 席守诚说,企业征信服务和收账服务是贸易流转过程中的重要服务产品,政府应该有序推动。企业为了赚取利润,买进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成成品出售并收回货款,马克思经济学把这叫“惊险的一跳”。跳得好,货卖出款收回,就得了利润;跳得不好,血本无归,就叫“粉身碎骨”。所以应收账款成为世界企业生产营销的难题。在中国出现不少“老赖”,要别人的货长期不按合同还款,打电话不接,去人不见,见了还让要账的请饭。社会广为流传“要账的是孙子”,“欠账的是爷爷”。 第四道难题:信用中小企业要取信于人———难! 市场经济就是交换经济。买方买回原料生产加工成产品,再把这些产品卖出去换回货币,货、币交换,缺一不可。卖方靠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取信买方,买方靠资金充足,能出高价及时付款取信于卖方。中小企业本小利薄,资金短缺,往往想出低价钱买进好货;又想卖高价钱多赚钱。他们经常是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大庙里烧香,小庙里磕头,经常处于甚为难堪的境地。 第五道难题:获利能力 企业要营利,一是靠资本,二是靠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和中间费用提高资金周转率和盈利率。企业买进原材料,经过生产加工成产品卖出去收回贷款,这叫一个周期。成品资金占有率越低,利润越高,效益越好;成品资金占有率越高,利润越低,效益越差,用资金做买卖,资金周转越快,周期越短,则赚取的利润越高,效益越好;资金周转越慢,周期越长,利润越低,效益越差。资金规模越大,利润越大,效益越好;资金规模越小,盈利越低,效益越差。 做买卖要有本钱,经营过程还要有费用,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三大费用占有资金比率越高,则利润越低,效益越差;三大费用占有资金比率越低,则利润越高,效益越好。 旧体制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仍然根深蒂固 席守诚认为:旧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政治模式和管理思想,至今仍然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有些人高高在上,既不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也不积极吸取国外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和作法,切实为基层和群众解决最期盼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一些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目睹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深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资料显示:到2006年,我国注册企业已达到301961家,中小企业占95%以上,从业人数占76.6%;中小型企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我国整个企业的60%、40%、60%以上。但是,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多灾多难,生如春笋死如流星,夭折死亡和关停并转比率很高。据2002年对个体工商户的一次调查,有76%~80%成活不过5年;10年关闭的占20%;坚持到15年以上的仅占5%。但由于自身活力强,基数大,通过各种夹缝空间闯过难关发展起来的数量还是大而惊人的。 席守诚说:“过去封建社会重农轻商,工农兵学商,商的名声和社会地位不佳,被人们贬之为‘无商不奸’。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把非国有制经济和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改造限制的对象,甚至一度取消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所以中国的民企发展极其缓慢。改革开放之后,在党和国家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引下,不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致使压抑限制了多年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板块。” 银行高管要下基层调查研究 席守诚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广大中小企业主的意见,记者接触过不少小企业主,他们都希望政府和工商、税务、银行及公检法等部门能够真正按照市场需求批、上项目,而不是根据某个部门和企业需求批、上项目。做到科学地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整相结合,保证供需基本平衡,防止货物短缺和过剩,也就根本解决了库货积压变现难的问题。他们希望银行决策主管人员能够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和客户的意见和呼声,解决他们的信贷融资难,而不是用清规戒律限制他们的融资。借鉴国际惯例和行之有效的经验作法,可根据企业经营额和发展利润贷款,而不要过于拘泥那些死的和编造的报告报表材料。可根据《物权法》用应收账款作为贷款抵押,而不是局限于固定资产和担保人。 据世界银行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其中包括美国在内的83%的国家和地区以应收账款作为融资质信。国内贸易双方坚持合同协议成交,按照合同参照国际惯例用远、即期信用证交易,解决应收账款难的问题。对于那些不执行合同,拖欠账款的企业“老懒”,法院要用支付令的办法强制执行,真正解决打官司难、执行更难的问题。每个企业都要做到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违法必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真正做到为企业保驾护航,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杨方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