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经济36条”配套体系初步形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11:46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娜 与"非公经济36条"相关的37个配套文件,已经完成了35个,还有两个正在制定和会签当中。 这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小企业节"开幕式上透露的。 国务院发布"非公经济36条"后,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配套文件制订的分工方案,共分配给了56个相关部门和单位。 两年多来,国务院特别成立了减轻企业负担的部际联系会议,由15个部门组成。有关部委出台了<关于治理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关于开展清理限制非公经济发展规定工作通知>等配套文件,文化、民航、铁路和军工等多项领域也已经打破了对非公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限制。 有民营企业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期望配套文件是针对不同领域分别制定的细化政策,更具有操作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希望是粗中有细,提供操作指南,以免管得太死。 不过,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认为,要想真正打破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关键还是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 在12月11日的"首届中小企业节"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已经尝试开始承接部分政府职能,如为企业提供培训和融资服务,并正在推动"中小企业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该协会邀请16家银行、26家投行和中介机构等62家金融单位在"中小企业节"上搭建了展位,而与其对接的210家中小企业则全部是有着切实的融资需求的。 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为了配合"非公36条"配套文件之一——银监会发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该行设计了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品牌。他表示,"由于大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步伐加快,直接融资渠道拓宽,银行也将面临具体业务模式上向非公和中小企业的倾斜。" 只不过眼下,多家银行所关注的中小企业类型属于"成长型"和"成熟型",而"初创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还较难,他们更多地寄望于投资机构。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