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贸易天平趋向平衡 进口“短板”在拉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09:53 国际商报

  4月15日,广交会刚一开馆,宁波广博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舒耀平就迫不及待地“杀入”首度现身的进口馆寻觅商机。面对越来越难做的出口局势,舒耀平所在的广博公司已经计划增加从欧洲进口纸张、面料等原辅料的规模,适时扩大进口。

  舒耀平清楚,广交会变脸,已经充分说明国家重视贸易的平衡发展,积极扩大进口的主张。搭乘政策的春风,业务结构的调整或将拓展企业新的发展境遇。

  鼓励政策密集出台当“积极扩大进口”在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被明确提出后,扩大进口的政策就不断浮出水面。

  2007年1月,商务部等四部委(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重大技术装备业将享受进口税收优惠,其中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

增值税还实行先征后退。

  4月1日起,新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实施。新目录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等产品在内的300多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进一步简化企业的进口程序。

  自6月1日起,209项进口商品的税率下调,其中,煤炭、软木和燃料油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暂定税率为0至3%。

  广交会继4月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设立进口展区之后,10月的第102届展会进一步扩大进口馆规模,展览面积增加五成,吸引57个国家和地区的480家企业参展。

  9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作为我国首份以贴息政策鼓励进口的产品目录,明确鼓励44类先进技术、106种重要装备、以及铜精矿等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

  中国正通过双边优惠贸易安排、进口便利化、完善进口管理法规等手段,多渠道地促进有需求的商品进入国内市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王新培更提出具体目标,表示中国将力争到2010年进口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进口扩大趋势显现有了政策的支持,舒耀平更坚信自己选对了方向。而政策频频出手,其中受益的又何止舒耀平。

  相关人士透露,凡是今年以来进口过《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内产品的企业,都可以提出贴息申请。依照财政部、商务部制定的《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进口额作为计算贴息的本金,享受不高于贴息清算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近一期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的贴息率。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势头正持续放缓。今年1~11月,我国外贸出口11036.1亿美元,增长26.1%,比前10个月放慢了0.4个百分点;进口8654.8亿美元,增长20.5%,比前10个月加快了0.6个百分点。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381.3亿美元,增长52.2%,比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增幅减缓6.8个百分点。

  在通常是外贸出口高走的年底,进口增速的增长能显现快于出口增速的态势,实属不易。同时,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势。工业制成品进口稳步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进口主导产品。

  对于海关数据的现实呈现,接受采访的专家均将其归结于扩大进口系列政策的效果显现。

  虽然今年顺差站上2500亿美元的新高已成定局,但顺差扩大的势头已经得到控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晋平就认为,系列扩大进口政策措施的出台虽未改变贸易顺差扩大的格局,但政策效应已经促使外贸进出口的天平趋向平衡。

  政策效应释放仍有空间

  受访专家强调,顺差毕竟是国内外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能寄望于政策调整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政策引导只能促进本来存在的进口需求实现,并不能人为“创造”进口需求。在他看来,除了政策发生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之外,我国扩大进口的努力还面临很多制约因素挑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从国际环境看,欧美等技术先进国家的出口管制和近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高位波动的态势都影响了我国扩大进口的步伐。国内市场内需不足也是制约消费品等进口的主因。

  赵晋平也指出,虽然目前的政策方向已经朝着贸易平衡的目标迈进,但我国现行的发展中国家特征明显的贸易管理体制并未根本改变,鼓励进口的措施还是偏少。而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将一定程度上压抑进口需求,未来,顺差仍将是我国外贸的长期趋势,追求贸易平衡的目标仍有难度。

  也有进出口企业向记者表示,因之前较少涉足进口,对国外货源情况和国内市场需求不甚了解。同时,从总体上看,现行外汇管理政策中的进口付汇管理,特别是大宗进口的付汇手续还是过于繁琐。要补上进口业务的短项,还需要政府从操作层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进口管理的便利性。

  梅新育提醒,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扩大进口的同时,要妥善处理其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扩大进口不能损害我国自主创新的努力。而鼓励资源型商品进口的措施也要与

节约型社会构架的方向吻合,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他特别强调,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应加紧研究国内相关企业海外投资后产品返销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的鼓励措施。

本报记者 汤莉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