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化肥市场严峻形势谁来化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09:52 国际商报

  目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用肥淡季,但是许多化肥经销商基于对明年春耕化肥仍将涨价的判断,纷纷提前采购,推动了近期各大化肥品种价格的飙升。新华社记者调查后分析,国际市场拉动、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资源匮乏、出口拉动作用等因素将推动明年春耕时化肥价格继续上涨。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尿素出厂价已突破限价1725元/吨的上限,磷酸二铵目前出厂价已达3200元/吨,国产氯化钾(62%结晶)出厂价高达2280元/吨,复合肥出厂价2600元/吨,以上这些化肥都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以上,比今年年初上涨20%以上。而磷酸二铵出口数量过多,进口资源因价格倒挂还没有进货,使得东北、西北等地区有可能出现无二铵可供的局面,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他认为,如果加上运费、仓储费、利息以及经销商的合理利润,明年春季农业用肥旺季来临之际化肥价格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农民将要为之付出更高的生产成本。

  四大因素推动化肥价格继续上涨国际市场价格的拉动。国际农产品市场受到库存持续减少和生物能源工业需求旺盛的影响不断走高。其中如巴西、美国等国农民由于生物能源工业刺激,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印度则是中央财政高额补贴,鼓励农民增加化肥用量。以上因素造成国际化肥市场一片“涨”声。其中,尿素黑海离岸已达到400美元/吨,同比上升30%;磷酸二铵美国海湾离岸价520美元/吨,同比上升100%;氯化钾巴西、东南亚到岸价同比涨幅也超过30%。国际市场原油、天然气等化肥原料的价格仍将保持在较高的价位水平上,化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国际海运价不断上升,也将加大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的压力。我国是化肥消费大国,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的趋高态势对国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将起到支撑作用。

  化肥生产成本提高。一方面,化肥生产必需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化肥是典型的高能耗、资源型产品。2007年国内市场煤、电、气等能源涨价的压力较大,生产化肥所需的原料磷酸一铵的出厂价由年初1800元上升到现在的3100元,硫磺涨幅也超过100%。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必将带动化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化肥企业原材料及产品运输费用也在增加。从2006年4月10日起,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上涨0.0044元,铁路货物平均运价由8.61分/吨公里调升至9.05分/吨公里,提升幅度为5.1%。此外,今年11月1日国内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加之国家将加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问题,这些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运输费用上升。

  化肥生产受资源匮乏的限制。我国是典型的缺“磷”少“钾”的国家,目前钾资源严重缺乏,生产量只能满足1/3的国内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由于可自主控价的钾肥量过少,国内市场钾肥价格只能紧跟进口钾肥价格,导致我国在钾肥进口定价上缺少话语权。我国磷肥生产也只能满足国内农业需求的70%左右,其余依靠进口,其中磷酸二铵产品的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25%~30%。

  出口的拉动作用突显。国内外化肥价格倒挂,化肥出口市场前景看好,这使得化肥生产商、经销商对出口有了很高的积极性。以印度市场为例,由于中东及俄罗斯氮肥价格居高不下,中国氮肥价格在印度市场很有竞争力,印度市场已成为今年中国出口氮肥的主要市场。化肥出口的拉动,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化肥市场紧缺的程度,造成化肥价格上涨的趋势。

  建议结合产业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化肥价格的上涨与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此,有关专家就缓解化肥市场严峻形势提出以下建议:

  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农民的农资补贴力度,促使农民增收。禁止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加工贸易出口;暂停对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的

出口退税;继续对尿素出口征收季节性暂定关税,严格控制其它化肥品种出口,增加国内化肥资源。

  做好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工作。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对保证旺季农民用肥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严格落实货源,保证数量真实,质量可靠,从而保障化肥市场供应。做好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的各项工作。化肥生产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增产化肥;确保将化肥及相关原料的运输摆在优先位置,保证运输需要;对缺肥地区要在运力上给予倾斜;农资流通商要努力增加货源投放,提高流通效率。

  进一步加强化肥价格监测。价格监测部门要定期分析尤其是要在春耕、夏播期间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化肥生产、运输、需求、销售和库存变动情况,及时全面掌握化肥市场运行态势和价格变化趋势,准确分析和预测国际化肥市场供需形势和未来价格走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确保化肥市场平稳有效运行。

  进一步引导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国际钾肥、磷肥资源市场和

资本市场,进行钾、磷资源的国际战略开发。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和团体直接进入国际钾资源开采市场;另一方面,我国可以尝试参与国外重要钾肥、磷肥生产企业的股权开发,在资本上进行合作,从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权。

  专家认为,这次化肥价格上涨不是一两个品种或季节性、地区性的涨价,而是国际农产品拉动,化肥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造成的一次化肥产品重新定价的过程。其后果将影响整个肥价与粮价乃至整个农产品价格的比价关系,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一两项政策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建议有关部门评估国内外农业、化肥产业各项政策,针对国内供求特点,结合我国化肥产业结构,拿出长期和综合性的措施。

殷丽娟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