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产品期货:大宗品种亟待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9:12 国际商报

  本报讯 记者何晓曦报道 “生猪、稻谷等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需要尽快推出。”在12月12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农业产业年会”上,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郭晓利表示。

  “2007中国农业产业年会”是我国首次以研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探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国内外企业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国际性行业峰会,本届年会为期3天,议题涵盖我国现代农业不同领域,共开设四个分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光彩事业论坛”、“中国农业行业国际论坛”、“中国农业机械设备国际论坛”、“中国农村金融与投融资高层论坛”。本届年会的宗旨是希望通过中外企业界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探讨中国发展现代农业背景下政策对外资市场准入的监管、对中资海外市场拓展的助推以及对中外企业农业合作的引导,从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吸取有益经验,从而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郭晓利在发言中指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上市品种数量、市场规模和期现市场结合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中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成为东方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在以下几个层面做出不懈努力:首先,从政策层面来说,需要继续支持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的上市,尽快推出生猪、稻谷等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从金融政策上支持农业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展对外开放试点,引入期货市场QFII制度。其次,从农民的角度来说,迫切需要加强期货知识培训,加大对农民信息服务工作的力度;需要在现有培训体系中,加强对农民的市场知识、期货知识的培训。第三,从产业的角度来说,需要积极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开展期货加订单生产模式。可以鼓励支持采取“公司+农户”、“订单+期货”的模式,积极鼓励订单企业将农民那里转移过来的风险,通过期货市场再转移分散出去,为农民架起通向市场的桥梁。第四,从期货市场的角度来说,要把现有的上市品种做深做细做厚,不断改善投资者结构,增加市场流动性,增强价格的权威性;要继续上市新的品种,不断拓宽服务产业发展的广度;要加大为产业服务的力度,拓展为产业服务的深度。他说,明年大商所将深入开展“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引导相关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实现企业与农民的有效对接,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