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国房企囤地10亿平方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4:07 大河网-大河报

  本报综合消息 国内首份揭示开发商囤地现状的报告——《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12月4日在杭州发布。报告显示,到今年年底,房地产开发商囤地约10亿平方米;截至2006年年底,房地产业沉淀在土地上的资金约2.4万亿元。

  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完成。主要撰写人、北师大金融中心主任钟伟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可用“资金为王、土地为祸”形容,“继续维持既有决策思维定势和市场供求状况,对房地产业、金融业将是危险而巨大的赌博”。

  所囤土地可开发3年

  “囤地现象不是新近出现的,事实上,2004年前的囤地增长规模较此后更快。”钟伟在“杭州土地招拍挂十年高峰论坛”上说,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近年来供应收紧、地价飙升。

  钟伟说,万科、碧桂园、金地、河南建业等全国10大开发商是“囤地大户”,其中实际土地储备规模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包括碧桂园、万科、保利和招商地产,“10大开发商囤地总面积约1亿平方米”。

  他表示:“开发商目前的囤地规模约可支持静态开发4年或动态开发3年,也就是囤积了一个完整开发周期的土地。”

  沉淀资金一半来自银行

  报告同时对沉淀在土地上的资金进行了计算。“房地产企业囤地的过程同时也必然是资金沉淀的过程。”钟伟说。

  报告估算,至2006年年底,沉淀在土地上的资金约2.4万亿元。在这些资金中,来自银行信贷的可能高达1.32万亿元。“也就是说,囤地带来的资金沉淀,差不多一半源自银行信贷;银行每发放4元的涉及房地产贷款,就有1元被直接或间接沉淀在土地上。”钟伟认为,“和房地产企业净资产、净利润等指标比较,沉淀在土地上的银行信贷资金已有一定风险。”

  地价并非房价关键因素

  由于各地频频出现“地王”,使人们将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地价上涨。但报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地价对房价的占比并不是推动房价的决定性因素。

  报告估测,地价对房价的占比在20%~30%,“因此,单纯从土地购置成本和房价形成看,不能显示地价对房价的决定性影响”。

  报告认为,地价影响房价的关键在于目前的土地开发、供应方式和规模以及囤地的资金成本造成严重的供不应求,形成强烈的房价上涨预期。针对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拍卖屡创天价从而推高房价的局面,一位上海资深房地产经纪业内人士指出,大型上市房企是目前推高地价的主力军,他们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充沛的现金流,从而可以大手笔地拍下“天价”土地囤积,而这些计入资产的囤地又会推动自身股价的上涨,这种循环关系如果不打破,对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将是危险而巨大的赌博。

  上市房企 土地储备 总市值 上市公司最近一次拿地

  12月,媒体爆出碧桂园在内蒙古

  兴安盟科右前旗取得的2000亩土地并

  碧桂园 5400 万平方米 2100 亿港元

  未走正当的招拍挂程序。另外2000亩当

  地政府也可能已经“内定”给碧桂园。

  12 月7 日,广州富力地产公布,集

  富力地产 3300 万平方米 1100 亿元 团通过拍卖形式新购置一块位于山西

  太原的土地。

  12 月初,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

  地产与九龙仓合作,以 24.1 亿元人民

  招商地产 3300 万平方米 795 亿元

  币,投得位于南京市仙林新区的住宅

  地皮。

  11 月 26 日,上海万科房地产有

  万科 2050 万平方米 2022 亿元 限公司以 20.13 亿元获取上海铜山街

  项目 60% 的权益。

  12 月 5 日,广州拍地,保利地产

  保利地产 1007 万平方米 1075 亿元 和宏城发展平分金沙洲 4 块居住用

  地。

  9 月 11 日通过挂牌方式以 15.9

  近 1000 万 亿元的价格获得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城

  金地集团 537 亿元

  平方米 区南区地块。该地块占地面积 243989

  平方米。

  12 月 5 日,以 8.35 亿元的价格获

  金融街 400 万平方米 480 亿港元 得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 224 号住宅及

  商业项目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

  10 月 8 日上市前,SOH O 中国已

  经拿下了这个项目中 33 块土地,另外

  SOHO 中国 120 万平方米 480 亿港元

  11 块土地还要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

  得。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