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质疑声中的神速改革:铁腕改出吉林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04:31 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丽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对吉林国企改制工作的形象比喻。

  从2005年至2006年底,国有经济比重达80%的吉林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将3228户国企完成改制,改制面达到98%。这场 被业内人士称为“吉林模式”的“神速”改革,也正因其“神速”而遭到质疑。

  “这是一项由省长亲自挂帅推进的、以出资人为主导模式的‘铁腕’ 式的超常规国企改革,是一场全员参与的国企改革。”吉林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肖万民这样解读。

  需要社会的合力

  《中国经营报》:2005年,吉林省提出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完成816户重点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这项任务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们最后是怎么完成的?

  肖万民:这项任务之所以能完成,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态度坚决。在国企改制初期,很多问题是面临争议的,必须去碰硬、去担风险。再加上东北国有企业比重大、改制困难多,时任吉林省省长(现任吉林省委书记)的王珉同志对国企改制态度很坚决,给予了全力支持。

  第二,国企改革这项工作需要形成一个社会的合力。当时,吉林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甚至是相关专家学者都参与到了吉林的国企改革工作中来了。我们分了10个工作组,分别到各个市去帮助出思路、出方案,帮助化解矛盾。这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凝聚力,是吉林国企改革获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第三,营造氛围。当时,有很多企业感觉自己在经营上还不错,有些企业老总害怕民营资本进来后威胁到自己的位置,削弱自己的权利,都不愿意改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从大企业开始做思想工作,让那些大企业先做出表率。

  第四,政策配套。国企改革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文件,比如债务处理、医保社保、土地政策创新等。当时,吉林劳动保障厅、国土厅等省直机关都出台了相关的支持国有企业改制的配套文件。

  国有企业改革是需要上上下下通力合作,需要各方鼎力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

  《中国经营报》:按照相关规定,一个国有企业从接触战略合作伙伴,直至挂牌转让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一年多的时间怎么可能做到让98%的国企规范走完全部改制手续?

  肖万民:在这些工作中,我们采取了超常规的工作手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我先后6次带队到江浙一带招商,将我们寻找战略伙伴的事情宣传出去,充分制造一种招商的氛围,使很多著名企业走进了吉林。比如新希望集团、苏宁环球、中化集团、万科集团等,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国有企业同时有三个投资者进行合作谈判的局面,同时还有一些央企也参与了进来。

  在与这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施行透明操作。公开招标、公开招中介机构、坚持进场挂牌交易,超过两家要竞标等等。企业改制方案也是由律师事务所做的,这都是比较规范的做法。

  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我们倡导了“出资人主导、企业配合”的模式。我们要求股权多元化,企业必须有两个股东参与进来。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改制工作基本上是比较彻底的,没有出现太多的改制粗糙、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

  用市场换成本

  《中国经营报》: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把握国有经济分配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吉林的国有企业在哪些领域该“进”,哪些领域该“退”呢?你们依据什么标准来决定绝对控股、参股或退出呢?

  肖万民:我们在工作中强调根据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成长性,从市场的角度来衡量这个企业的进与退。当然在资源型、基础设施服务领域,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也会多考虑一些。

  我们的吉林粮食集团,就是处于战略的角度来进行绝对控股的。因为吉林是产粮大省,吉林粮食集团能调控我省的粮食资源,所以要绝对控股;吉林森工(600189)也保持了绝对控股,这涉及到了森林资源的保护,这是产业上的考虑;我们的钢铁产业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对于通钢我们也保持了相对控股,因为钢铁产业在我们省有很好的产业基础,除了拥有矿山外,还能享受到国家在政策方面对这个行业的扶持;涉及到部分资产质量比较差、规模较小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和商贸企业流通行业,我们则选择了退出。针对部分经营状况非常惨淡、债务负担重的资源型企业,我们也会考虑退出。

  我们会从产业规模和市场两方面来考虑,通过分析一个国有企业是否具备做大、做强的潜质,是否具有成长性和竞争力来做出决策。

  《中国经营报》:吉林国企改革始终坚持出资人主导的改制模式原则,突出了产权制度改革和引进战略合作者两个重点,采取了增量重组、产业关联重组、承债式重组和品牌技术资本互补重组等改制模式和做法,这个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肖万民: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承债重组。像我们的ST吉林纸业(000718)当时就属于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当时集团欠职工2亿多元,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五六亿元,还欠银行20多亿元,这个企业怎么能化解这些问题,怎么能让它走出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大难题。我们采取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我们把吉林纸业的 “壳”卖给了苏宁环球,把有效资产卖给了山东晨鸣纸业

  其实,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整治的问题,不一定化解了债务就能活,也不是减少了人员就能活,更不是简单的进行产权移交就能活。国有企业的问题需要全盘的考虑,系统地解决主要矛盾。

  我们在选择战略投资伙伴方面会从几方面来决定——第一,必须强调战略性、长期性;第二,必须是同行业的领先企业;第三,战略投资伙伴必须具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投资理念;第四,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必须保证我们原有企业职工的安置,要保证与职工签订至少三年的聘用合同。

  其次,选择战略伙伴的问题也非常重要。我们绝对施行了以国资委主导的方式,没有受到外力的阻挠,没有出现上面领导打招呼进行干涉的问题,我们完全是用市场的思维在做这些事情。

  我认为这些经验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我们是用市场来换成本,用市场化的思维来化解国企的多方面问题,不用“等、靠、要”的手段,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做大、做强。国务院国资委也对我们采用的“一厂一策、因企制宜”的方式给予了不错的评价。

  打造四大板块

  《中国经营报》:吉林国有资本下一步将向哪些领域集中?

  肖万民:吉林国有资本将重点集中在四大板块——第一是资源型领域,像森工和粮食集团;第二是冶金;第三是金融,比如我们国资委下面成立的信托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第四是能源类的,像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

  《中国经营报》:吉林下一步重点整合的产业有哪些?吉林将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哪些?

  肖万民:我们要重点整合资源类企业,打造金融平台,在冶金、电力、交通领域要做大、做强。要重点培育这些领域的大企业、大集团。要打造10个集团、10个上市公司,到2010年吉林的国有资产总量要翻一番,主营业务要翻一番,利润翻一番。

  目前吉林超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有一汽集团、通钢集团、吉林油田、吉林轨道客车和中油吉化。

  《中国经营报》:怎么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现在有什么具体的进展?

  肖万民:我们要力推省管的国有企业上市,对于没有上市的要推进上市工作,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要力推整体上市工作。目前我们正在运作的有通钢集团的上市报批工作,吉粮集团的子公司上市工作。吉林有色、吉林森工、吉林化纤(000420)等企业正在研究整体上市的事宜,现在仍存在职工持股怎么解决的问题。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