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强化金融监管控制信贷投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02:48 金融时报

  记者 牛娟娟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

  业内专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提法表明,2008年信贷“从紧”特征明显,从紧的信贷政策一方面给银行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另一方面也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由于居民追求金融资产多元化以及企业特别是一些优质企业离开银行而去,中国的银行渐渐丧失了由贷款带来的传统的、稳定的收入,“金融脱媒”客观促使银行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仁福表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改变“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状态,控制信贷投放客观上会给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带来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寻求业务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必然。业内人士介绍,商业银行要寻求业务转型,可以采取由“融资中介”向“货币契约”转变,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等措施,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大力发展现有金融混业业务,培育和加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功能,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强
理财
服务,努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一位来自工行的专家指出,其实,控制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对商业银行来说也并非没有益处,此项措施在有利于控制经济偏快尤其是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信贷总量的控制有利于控制银行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放贷过多而给银行本身带来的风险。从商业银行经营规律来讲,集中放贷往往不利于银行盈利,而控制信贷节奏既有利于加强对贷款资格的审查和贷后跟进管理,从而保证贷款质量,也有利于避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出现“年初太快、年底无钱可贷”的现象。

  毫无疑问,“强化金融监管”和“控制信贷投放”二者关系密切。在我国,“控制信贷”一直以来都与扎实到位的监管工作分不开。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业务的指导、跟进和帮助是完成“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且,从银行业自身发展规律来说,强化监管也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银行业风险防控一方面依靠银行自身,另一方面也紧紧依靠监管部门。面对国内信贷新形势,我国银行业迫于生存和经营压力,必须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而金融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客观上会带来一些问题,监管部门在指导、帮助商业银行开展创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增强监管力度。

  今年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加强“窗口”指导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推动商业银行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全面加强信贷管理,切实防范风险,

银监会从落实好宏观调控政策、把好信贷闸门、加强信贷管理以及强化资本约束和拨备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控制信贷投放及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银监会还加强了“窗口指导”和现场检查,力促信贷结构优化。

  明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坚持“绿色信贷”、狠抓风险管理。近日召开的银监会第14次委务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部署。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监管有效性建设取得新进展,监管环境也进一步完善,当前和2008年,银监会系统要抓好宏观调控中各项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和落实,大力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切实加强风险监管,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监管有效性建设。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加强金融监管,控制信贷投放,有效配合其它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护航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