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际核电巨头的中国棋局(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11:07 财时网

  [接上页]

  日本企业摒弃开疆拓土的传统发展模式,直接介入了核电产业的控制高端。舆论普遍认为,日方的一系列动作同样是瞄准了中国等新兴核电市场。

  不甘心在中国核电市场门外徘徊的还有俄罗斯。温家宝总理上月访问俄罗斯时,中俄两国签订田湾核电站二期投资的原则协议。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股份公司1997年获得了该电站正在建设的两台机组合同,这还是中俄迄今最大的合作项目。此外加拿大已经获得在中国的两个重水反应堆合同,韩国则一直喊话要进入中国核电产业。

  进入中国的不仅仅是核技术和设备,法国电力公司此次就获得了与中广核联合投资经营台山核电公司的资格。中国正在制定的《原子能法》可能会对外资及社会资本进入中国核燃料产业领域做出政策安排。

  中国的长远打算

  法国阿海珐的EPR技术进入中国,未来如何协调与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的西屋公司AP1000技术的关系?这个疑问还没有得到回答。

  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傅满昌告诉《财经时报》,“第三代核技术开发出来后还从未商业运行过,未来能取得什么效果难以预测,AP1000和EPR都引进可备不时之需。”尽管采用单一的技术标准对于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大有裨益,但是各家技术各有特点,不排除今后核电市场的多重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

  这将预示着,除了西屋和阿海珐等掌握第三代技术的核电巨头拥有竞争优势外,已经分别出让两台机组技术的加拿大和俄罗斯,甚至从未染指中国的日本、韩国等掌握了第二代核技术的企业,依旧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国核电市场上分一杯羹。

  中国关于核电建设采用第二代还是第三代技术的争论已持续多年,第三代核电技术公开招标后,被认为中国有意主攻第三代技术的自主开发。同时,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半技术CNP1000已经决定应用到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和广东阳江核电站,但它未来的市场前景必须面对EPR和AP1000的联合冲击。

  核技术决定竞争力。国际核电企业争取中国市场份额的计划同样受自身技术力量的限制。未来23座核电机组中,还会有多少被分配到国外企业手中?傅满昌表示,现在无法预测,这与中国自主开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完整的核电产业体系才是中国最终追求的目标。■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