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呈现六大特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6: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裴智勇)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了解到,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呈现六大特点。

  国家公务员和县处级以上要案多。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主体,往往涉及主管城镇建设项目的党政领导干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等部门领导,以及房管、村镇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等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据统计,1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1613人,占立案人数的35.5%。其中,党政领导340人,建设部门286人,土地管理部门209人,其他部门778人。查办县处级以上要案597人,占立案人数的13.1%。

  涉案范围广,发案环节多。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开发、单位所属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领域和土地管理、城镇规划、市政建设和建筑企业等行业、部门。主要发生在项目规划审批、市场准入、土地出让、工程招标投标、验收和监管等环节,以及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材料设备采购、资金管理、资产评估等环节,并且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单位所属工程建设居多,这方面的案件占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64.7%。

  作案手段多样,隐蔽性强。主要表现为:有的在帮助企业审批项目变更、提高工程造价过程中收取好处;有的通过在招投标业务中帮助建筑企业搞串标陪标、违法转包分包,或向中标单位介绍劳务施工队等,从中收受贿赂;有的则利用掌管质量监督、预算、决算等职权,进行权钱交易。同时,贿赂名目和方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借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之机收受“红包”、“礼卡”等,接受邀请进行旅游考察,在建筑承包方报销发票,接受承包方提供的免费装潢、购买建筑材料,以提供专家服务名义收取所谓的“信息费”、“好处费”,以干股分红形式收受贿赂等,隐蔽性很强。如山东省青岛市规划局原局长张志光为掩盖受贿事实,授意其表弟与行贿人伪造工程承包合同,以“工程款”、“转包费”等名义收受贿赂300万元。

  窝案串案多。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呈现群体性趋势,多头行贿和受贿现象突出,并集中在工程发包环节、承包方增加工程造价和结算工程款等环节,办案中经常遇到“抓一个,带一串”、“挖一案,带一窝”的情形。如浙江省杭州市检察机关从一行贿人入手,挖出某公司行政处原处长等7人在承揽通信工程建设中收受贿赂犯罪窝案,涉案金额160余万元。

  作案时间长,涉案金额大。城镇建设领域项目往往资金密集,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环节多,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其持续时间长,作案次数多,涉案金额大。据统计,1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5万元以上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大案3039件,占城镇建设领域案件总数的71.7%,平均个案金额达15.5万余元。

  犯罪后果严重,危害性大。一是导致土地出让、城市规划、建筑等领域管理混乱,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造成

房价居高不下,群众反映强烈。二是造成土地资源、规划设计、项目审批等管理失控,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后,非法低价批租土地、违规审批建设项目和规划设计,一些建筑企业通过行贿等非法手段获得工程项目,造成工程建设质量隐患。三是直接影响了投资环境,严重破坏城镇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甚至形成“不送礼,就没有工程”的“潜规则”,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检察机关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

  近半数在“城镇建设领域”(新闻背景)

  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4240件,占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45.1%。

  从涉嫌罪名看,这些案件中涉嫌受贿3290件,占立案数的77.6%;行贿839件,占19.8%;涉嫌单位受贿27件、对单位行贿12件、单位行贿39件和介绍贿赂33件。

  从涉案领域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1420件,占立案数的33.5%;单位所属工程建设领域1323件,占31.2%;土地出让领域506件,占11.9%;房地产开发领域446件,占10.5%;其他领域545件,占12.9%。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