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外国驻华记者眼里的中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3:23 中国经济周刊
谈佳隆 两周前,在广州遇到了詹姆斯·金奇,言谈间我们再次聊起他一年前出版的《中国震撼世界》。与几年前的身份有所不同,金奇已经不再是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首席记者,成了英国《金融时报》母公司Pearson出版集团中国首席代表。显然,再次说起该书是颇为应景的,外国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国是当前媒体和民众最热门的议论话题。 2006年11月,《中国震撼世界》在英国《金融时报》与高盛集团主办的2006年度最佳商业书籍评选中夺魁,而败在它面前的有《长尾理论》等诸多佳著。可惜的是,该书在国内至今还只有少数人能够看到全书,由于翻译和版权的原因尚无中文版面世,不过在欧美国家,该书却不折不扣成为近一年来排行榜上的畅销书。 讲述中国崛起的书籍在当今西方出版界已可谓汗牛充栋。《中国震撼世界》之所以能够畅销,并不是因为外国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饥弱之国在短短三十年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家抱有好奇,唯一可解的理由是,金奇以其在亚洲二十余年的记者生涯描绘出了中国如何影响世界的真实景象。 与其他外国人看中国类的书籍相比,《中国震撼世界》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并不是以“宏大叙事”或“冗繁数据”来告诉人们中国为什么能够震撼世界,怎样震撼世界,而是通过一些最为微小的事例来揭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确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2004年年中,金奇开始写作该书,激发其写作的一个灵感在今天看来特别具有象征意义。金奇描述说,2004年2月中旬之后的几周里,世界各地的窨井盖开始从马路和人行道上消失,刚开始消失速度还较慢,后来变得越来越快。而这正是因为中国的需求将废金属价格推到了历史高位。各地盗贼,几乎所见略同。随后一年时间里,窨井盖失窃事件,从台湾地区、蒙古、吉尔吉斯坦等中国大陆周边迅速扩散至美国芝加哥、英国苏格兰、加拿大蒙特利尔……。 虽然金奇认为一个大国往往是以不寻常的方式通报自己的到来,但证明大国崛起的方式却十分相似——那就是成为世界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与那些怀有“中国威胁论”心态描述中国崛起的西方作者有所不同,金奇力图告诉全球读者,正是因为中国参与到了世界货物贸易的生产领域,才使得西方的普通民众能够用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中国商品并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而西方国家才可能把财富投入到其他诸多领域,例如教育、科研、福利等方面,维持其“发达国家”的身份。很多西方国家的继续发展得益于中国制造的付出,无论如何,在这点上,西方国家应该对中国崛起的贡献表示出深深的敬佩。 在金奇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活力元素的国度,而这些元素又不断冲击着欧美许多国家固有的优越心态。他说:“中国释放出的能量就展现在我办公室窗外,就展现在这个大国其他不计其数的地方,并开始震撼世界。”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