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桓:两税合并 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1:37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朱宝琛 已经是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离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请他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实现了内外资税率的统一。对此,刘桓教授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税收方面就应该与国际接轨,所谓接轨一方面指按照国际标准来拟定,另外就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应该统一。目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率是33%,这就世界平均水平来说是属于中等偏高的,因此对竞争很不利,而税收降低后的水平则属于偏低,因此在竞争方面更有优势。 目前我国在税收方面实行的是普惠制,主要以身份来确认——只要是外资企业就低税负,而同样区域同样类型的内资企业却高税负。刘桓教授表示,这就会形成对内资企业的“税收歧视”,是很不公平的。“两税合并”是向税收特惠制发展,不看身份而是看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比如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不分内外资,政府将一律对其高税,提高成本门槛,将一部分资金挤出,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现代国家经济调整的基本要求。 刘桓教授解释,一个国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有两种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必然会造成一部分企业实施了所谓超国民的待遇,对另外一部分企业实行非国民的待遇,在中国现行的情况之下,外商投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而内资企业相对而言,会置非国民待遇的地位。他指出,内外资企业在税负方面不平等,会诱使一些内资企业变成“假外资”来逃税。这种优惠不取消,就会有人想方设法攫取不该得的利益。“两税合并”后,“假外资”将无法再打着外资的旗号来逃避税收,因而“两税合并”有利于中国对外资企业的税收征管,对净化税务环境将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 ,企业的整体税负将下降。目前内资企业税率为33%,外资企业在经济特区的税率为15%,在沿海开放城市为24%,而外资企业大多数又都集中在这些沿海地区和开放城市,在内地的外资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本身是高新技术企业也享受15%的税赋。 刘桓教授认为,“两税合并”后,统一税法中规定的税率是25%,这主要还是政策协调的结果。因为之前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调整到22%左右,另一种则表示要调整到30%左右,但最后是中和两种意见,调整到了25%。因为之前税率较高,一些企业就会考虑是否适合“走出去”,而现在税率降低了,那些企业则有可能会放弃“走出去”的念头,这就有利于留住财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两税合并”后,一些上市公司业绩是否会受到影响?哪些行业又能从中受益? 刘桓教授表示,银行业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不过他同时指出,由于新企业所得税的推出及其实施细节的完善市场已经预期了很久,一些利好的消息已经被提前透支、提前消化,因此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并不会对银行股的走势构成大的影响,但银行业税负水平的降低将会带动其2008年的业绩的增长。 刘桓教授同时还表示,商业、资源类、房地产、公共事业等相关行业也将从中受益。“11月29日上证综指上涨近200点,直接影响就是有消息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刘桓教授表示。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刘桓教授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仍然与此前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标准一致,包括软件、芯片、生物制药、能源工程、航天新材料和海洋工程等行业。因为这些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因此对它们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在刘桓教授看来,如此多的税收政策利好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正是在体现着国家鲜明的战略意图:利用所得税改革为强大的助推剂,实实在在地促进企业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创新型国家的早日实现。 除了一些行业受益之外,也有部分行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刘桓教授认为受影响较大的是身处经济特区的非高薪技术外资企业,税率一下子由15%提高到了25%。不过,他表示我们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保护这些外资企业的正当利益。“两税合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企业就可以及时地调整投资结构和生产结构。目前我国正在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努力,而税收则是促进企业转型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催化剂。 除了对相关行业产生影响之外,“两税合并”也会对我国引进外资的结构产生影响。刘桓教授表示,由于政策导向十分明显,可以预见,能够为我们带来新技术、先进观念的外资,那些投向高新技术领域的外资将会在引资结构中增加比例;由于对外资税收普惠制的取消,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领域内活动的外资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将变小。 此外,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股市的调控也是有所体现。《条例》中对纳入免税收入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以上所称股息、红利等收益“不包括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连续时间不超24个月取得的权益性投资收益。”但其中并未明确将要执行的税率。刘桓教授表示,这个界定对股市来说还是正面影响为主。 外资企业所得税的蜕变过程 ·1980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 ·1980年12月14日,财政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1981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982年2月21日,财政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 ·1983年9月20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 ·1991年4月9日,全国人大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991年6月30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两税合并博弈历程 ·2004年12月7日,财政部宣布,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是2005年的税制改革4大工作重点之一,一场围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辩论随即展开。 ·2005年1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54家在华跨国公司联合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取消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应有一个5到10年的过渡期 ”。 ·2005年1月12日,财政部领导在“2005 年全国财政学会年会”上表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 ·2005年1月16日,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上,中国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解释了两税合一草案的主要内容。 ·2005年1月17日,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在演讲中,着力强调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 ·2005年1月24日,两会尚未召开之际,来自商务部外资研究院的消息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方案将不会在今年审议,所以明年不可能实施。” ·2005年7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则提出,现阶段中国相对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资源又短缺,在没有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应该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05年11月16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表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草案尚未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6 年 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提案组将《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提案》列为本次政协会的一号提案。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