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SP企业受困行业整顿 外资乘机进场并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1日 05:0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陷入行业整顿的SP企业并购再掀风波。

  11月28日,国内四大SP(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的灵通网在连续三个季度亏损数百万美元后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高调宣布与印尼群岛印象传媒集团(PT Media Nusantara Citra,下称MNC)达成最终协议。巧合的是,就在两天前,中华网投资集团和Lunar资本管理公司也向灵通网提交了一份投资和重组的议案。

  “由于不断受到运营商的挤压,SP行业不得不选择转型或者重组,”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燕玲告诉记者,“目前SP行业正处于低谷,正是外资进入的最佳时机。”

  无奈:不转型就等死

  “要么转型,要么等死。”

  一位知名SP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用了这样简短的回答来形容SP的生存状况。“SP行业的现状就是半死不活,大家都在死扛,如果市场一直这样低迷,除了退出或是转型,真是别无他法。”该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移动对SP企业的行业整顿令其陷入困境,其中“二次确认”几乎是对行业摧毁性的打击。此后,SP业务一蹶不振。

  “现在SP的发展状况确实很窘迫,”同为四大SP之一的空中网公关部负责人王小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也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考虑转型或是重组,但是空中网肯定不会,我们仍然会重点在无线广告以及无线增值业务等方面进行拓展。

  然而随着利润的挤压和市场的持续低迷,更多的SP选择了退出或转型。“SP市场本身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必须通过转型来寻找生存和发展的市场机会。”艾瑞咨询集团周伟军告诉记者。

  TOM在线的退市是SP行业开始艰难转身的信号。2007年9月,TOM在线宣布从香港和纳斯达克黯然退市。时隔不久,知名SP公司华友世纪变身“光线华友”,意图与光线传媒共同打造一个跨手机、互联网和电视台的综合娱乐媒体集团。“坦白说,SP行业现在确实太过低迷,我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寻求转型。”华友世纪公共及对外合作总监杜华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MNC完成对灵通网的收购,曾经叱咤国内的四大SP企业几乎都完成了自己艰难的转身。

  并购热潮再现

  据了解,MNC将购买灵通网610万股已发行美国存托股(ADS)并认购1800万至2520万股新发行美国存托股,持股总数达到51%至57%。根据MNC开出的收购价每股3.80美元,较灵通网前一工作日的收盘价2.47美元溢价53.8%。

  一旦该笔交易达成,那么同样提出收购灵通网部分股权的中华网投资集团和Lunar资本管理公司将无功而返。“中国的SP企业引发两家公司竞购,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企业本身的成长性,二是中国SP市场的吸引力。” 北京恒丰美林的项目经理熊立峰说。

  对于MNC大手笔收购灵通网,熊立峰认为这是传统巨头应对未来竞争的必要手段。据悉,MNC是印尼最大的整合媒体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报纸、无线电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多个领域。

  “随着3G到来,受带宽和移动技术的驱动影响,增值业务将呈现更加多样化,互联网的业务形态都将在无线业务中呈现,”周伟军分析,“可以说3G时代的来临给SP带来了更大更多的市场机遇。”

  或许这可以解释外资为何频频出手并购中国的SP企业。去年,英国最大的手机铃声及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公司分别以8150万美元、1亿美元和8000万美元的价格先后收购了北京万讯通、联东伟业以及杭州联梦。随后业内传出新闻集团意图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国内一家知名SP公司,而美国维亚康姆、华纳音乐以及

迪斯尼公司也将目光对准了中国的SP企业。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