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纵论出口物价和资产价格三大热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01: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郭凤琳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何时才能转向内需拉动的平衡增长局面?通货膨胀是否已经出现?如何看待当前资产价格?昨日在论坛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发改委宏观院的学者以及业界代表,对这三大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资产价格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对于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中国金融市场董事总经理叶敏认为,近年来的资产价格增长反映了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现在不是特别危险。 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全也认为,近几年资产价格的膨胀反映在股市楼市,有其合理一面,如近几年宏观经济高速增长、股改效应等。他认为,中国的资产价格在新兴市场里面比较高,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首先,从国际市场看,资产价格膨胀是一种趋势,包括金砖四国都在经历这个过程;其次,中国近两年经济非常好,而且在微观层面企业盈利增长远超过市场预期;第三,国际资本往新兴市场流动的过程尚未结束。 至于资产价格对金融体系的风险,叶敏表示,尽管政府出台很多调控措施,但依然没有抑制住房价,资产价格上涨但对银行体系风险不大。不过他也提醒,一个高负债的金融体系运行取决于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如果政府很快降低负债率和出现资产价格大幅下降,反而会影响金融体系安全。 应把物价上涨和通胀区分开 对于中国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问题,专家有着不同见解。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应该把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区分开来,通胀必然包括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并不必然代表通胀。他认为,我国当前物价上涨问题主要来自于供应冲击,因此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应有所不同,在供应面解决问题。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则表示,明年物价走势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有三方面因素对价格有影响:成本上升因素,比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国际传导因素,如油价粮价上升对我国的传导;以及资金过剩改变了居民的通胀预期。 中国出口将保持强劲 “中国最终要转向比较平衡、依赖内需的持续增长的国家。但在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做不到。”李扬表达了自己的鲜明观点。 他认为,很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有几个很强大的因素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第一,中国已保持30年的高储蓄率,而且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下去;第二,在迅速城市化过程中,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指标,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6%,如果要达到70%的目标,每年以1.3%的速度还要十几年;第三,重化工阶段还需5-10年才能完成,而重工业化需要高投资。“一面是很高的储蓄,一面是很高的投资,而且很高的投资相对着更高的储蓄。要平衡宏观经济,要么储蓄率下降,要么消费率上升,但这两者都是短期内无法达到的。因此,由于中国处在这几个巨大的历史转型过程之中,还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