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低价公交应该能够长期坚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20:22 财时网

  前苏联为了提高莫斯科地铁票价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曾经被看作是计划经济的极端事例。最近北京下调地铁票价前,曾召开各方人士参加的听证会,无论后者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多大作用,从政治局会议到听证会,毕竟有着明显的进步和变化。

  但地铁定价的重要性,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当年前苏共政治局开会讨论地铁提价,《财经时报》则在《国是》版专题讨论地铁降价,这都证明,公交价格仍是举足轻重的国家大事。

  衣食住行,是对老百姓日常生活要素的最简要概括,如今大多数中国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更多的已经上升到了生活质量的范畴。而随着

房价的提高,交通半径扩大,出行频率的提高,住与行的价格与质量,已经成为关系到普通人生活压力最重要的参数。

  作为长期生活工作在北京的一名普通“北漂”,笔者认为,地铁价格下调,影响广泛,利大于弊,且善莫大焉。目前媒体关于对地铁降价的几点担忧,其实都没有必要。

  比如,某知名

证券周刊最近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称:
北京地铁
降价是隐形损害大多数人利益(增加全体纳税人负担),补贴了部分人(坐地铁的富人趁机得利,不坐地铁的人没有获利)。但有数据统计,目前地铁在北京市内交通承担着三分之一的流量,2015年将承担50%,而从人头来看,80%以上的市民都或多或少使用地铁。因此,基本上不存在只有“部分人得利”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从消费结构看,不坐或较少使用地铁的人,基本属于收入较高的打车族和私家车族,而较多使用地铁的,基本属于中低收入者。纳了税的前者没有从地铁降价得利,这在社会再分配过程中起到了正面效果。

  但私家车和打车族也并没有因此受害,因为坐地铁的人多了,地面交通拥堵自然得到了缓解。结果是有钱人改善了交通质量,低收入者降低了支出,这符合两个群体各自的第一诉求。

  而尽管低价公交将加大政府财政负担,但也完全不足为虑。因为,交通拥堵缓解、空气质量提高、地铁沿线地价和房价上升、投资环境改善等综合正效应,就远远大于财政支出增加的负效应;即便仅仅是因此导致的财政增收效应,也能远远超过财政支出增加的数额。

  不过,有一种说法倒是耐人寻味,从最近几个月各地的CPI统计数据来看,基本越是发达的中心城市,CPI数据越低,北京更是连续数月均居全国倒数第一。而据专业人士透露,越是中心城市,由于经济结构和生活水平的原因,通讯和公共交通价格在CPI核算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而通讯价格是各种消费价格中下降最快了。因此,受到政府管制的公共交通价格是否会成为各大城市调控CPI的利器,颇值得玩味。■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