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州波若弥融资探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整理报道 本刊记者 周惟菁 2006年5月,在苏州西园寺内,梁俊决定要做一件大事。 这名来自上海交大的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管理学博士受到一档节目的启发,想做一番让"人们对死亡不再心存恐惧"的事业。出于美好愿望的梁俊最后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截至2006年底,中国人口为13.2亿,每年新增人口800万到1000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6年中国死亡人口892万。按照梁俊估算,每年用于殡葬产品和服务的费用约为1000亿元。市场很大,但在中国产品和服务还在原始阶段。 虽然国内这个产业还没有壮大,但是在国外已经有了参考版本。比如美国的SCI(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公司,是北美最大的殡葬服务公司,提供葬礼和公墓等一系列服务。成立于1970年的SCI员工达22000,总资产达100亿美元,2006年营业收入17亿美元,已在纽交所上市,股价现在近14美元。 再比如,台湾的金宝山集团,成立于1977年,拥有台湾首屈一指的顶级墓园,并且提供详细的咨询以及典礼规划,以及殓、殡、葬一元化的整体服务。这些都增强了梁俊对市场的信心。 除此之外,梁俊收集到信息,民政部将进行相关法规的修订,以前由殡仪馆垄断的局面将会打开,这是打开这个市场的重要机会。 梁俊很快成立苏州波若弥纪念服务公司,招募的骨干来自中商网、平安保险、中华英才、佳吉物流等知名企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在2007年的上半年,获得了天使投资100万元。 并且随后部署了三步计划: 公司的第一步规划(2006-2007),建立中国最大的殡葬商务网,整合行业信息资源,深度了解行业现状,与行业内重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建立文化研究院,研究不同区域殡葬风俗,制定殡葬服务标准和流程,建立高层次的顾问团,引进更优秀的从业人员。 目前,网站已经发展了7000多个企业及个体会员,并开始对部分会员进行收费;网站已卖出部分广告位。梁俊打算通过向每家会员平均收费5000元,30%会员实施收费后,预计有1000万元的收入;另一方面,广告位和搜索排名的出售预计每年有200万元的收入。 公司的第二步规划(2007-2009),通过网站数据了解盈利能力高的产品,并且和部分厂家建立代理销售关系,通过网站资源的交换拿到价格较低的产品,由此建立中国最大的殡葬产品及服务连锁经营网络;鉴于土地日益紧张的现状,推出网上纪念服务。 目前,波若弥已经在苏州建立一家殡葬产品及服务直营店,销售产品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殡葬综合服务。在殡葬产品交易集散地,如河北雄县、天津六道口(全国寿衣批发基地)和浙江东阳(全国骨灰盒批发基地)建立了办事处,经营批发业务,为规模经营后的物流做好准备;网上纪念平台开发基本完成,在公司的直营店进行试运行,计划明年推出。 公司第三步规划(2008-2010),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利润下降是最终无法避免的趋势。最终公司将增加服务的附加值作为经营的重点。通过打造中国最大的网上纪念平台,为客户提供网上纪念服务(包括提供网上纪念、家谱编制、网上团体直播纪念等服务),并且仿效美国和台湾地区成熟模式——与保险公司合作,将身后的殡葬产品和服务全部选定(来生契约)等等服务。 波若弥的思路是殡葬商务网整合信息资源作为切入点,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连锁经营,控制殡葬服务的渠道,通过一站式服务赢得顾客。最终通过网上纪念和来生契约提高服务收入来占领市场。 但风险在于,行业的开放使得壁垒降低,同行竞争加剧;同时,本地殡葬服务业还没巨头出现时,外资巨头如美国SCI、台湾金宝山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 梁俊和他的团队希望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底分别进行两轮融资来支持三步规划的实施,打造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殡葬服务集团。 姜皓天(北极光创投高级副总裁) 首先这个公司还比较早期。这个行业的市场虽然较大,但波若弥的想法比较超前,要在整个行业做成功还是很有挑战的。 问题一,这个行业特别零散。整个行业,以小公司、个体户为主,非常零散。而且这个行业的产业链还不成熟,很难说已经产业化。 问题二,这个行业特别本地化,这样在整个行业里做大就不会太容易。 问题三, 波若弥想做服务为主,也开产品销售连锁店,又建立类似阿里巴巴、网盛的一个B2B行业网站和B2C的来生游戏,但什么都要做挑战非常大。而且公司现在非常小,focus(专注)是最好的策略。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