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高位运行 紧缩预期依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05:3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高建锋 北京报道

  上周公布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经济出现人们意料之外的分化:一边是工业增速止升回落,一边是9月有“见顶”迹象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反弹至11年高点。

  分析人士认为,物价上涨过快、流动性过剩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预计年内货币政策仍将采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加快升值等紧缩措施。

  偏快势头未变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认为:“单从工业增加值来看,10月份宏观经济已出现降温。”由于贸易顺差增速大幅下降,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环比折年增速更降为4.9%。

  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270亿美元,虽创历史新高,但同比增速仅为13.5%,远低于9月份和8月份的56.4%和32.9%。

  另一方面,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创9个月新高,CPI涨幅重返近11年高点,物价上涨的势头有增无减。此外,消费名义增速创近10年新高,信贷投放、城镇投资增速均显加快之势。这些指标高位运行意味着宏观经济偏快的趋势更加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从今后两个月的形势来看,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没有根本改变。

  首先,贸易顺差增速可能反弹。尽管10月份进口增速首次超过出口,但中金公司研究人士认为,进口增速大增只是暂时现象,预计未来贸易顺差还将攀升,外部失衡现象依然严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明年外贸政策可能有变,年底前可能再次出现“抢关出口”现象,从而使出口大幅增加。

  其次,总需求也有加速迹象。高盛亚洲经济学家宋宇认为,CPI持续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强劲,而不是消费品供应的暂时问题。剔除价格因素后,10月份消费实际增速从9月份的11.5%上升至12.4%,呈加速态势。

  第三,10月份施工项目规模仍然偏大,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继续反弹,表明未来城镇固定资产增速仍有可能加快。

  紧缩政策可期

  专家认为,年内货币政策仍应采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加快

人民币升值等紧缩措施。

  中金公司研究人士指出,央行应以组合拳的形式使用数量型紧缩工具,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使用特别国债、央票进行对冲的力度也应比前期有所加大。此外,预计人民币升值将加快,今年全年升值6.5%,年底达到7.3元人民币对1美元;明年全年升值7%,年底达到6.79元人民币对1美元。至于利率政策,由于明年上半年CPI涨幅仍可能处于高位,年底之前还可加息27-54个基点。

  宋宇表示,年底之前,预计央行还将两次加息,每次上调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同时,央行还应加强对商业银行放贷的控制,可能会进一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回笼流动性。

  高盛亚洲也预计,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分别为7.28:1、7.11:1、6.78:1。

  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南非表示,央行不需要过于频繁地上调利率,但不排除未来数月加息的可能。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央行在

利率调整上更趋谨慎。胡鲁滨也指出,由于目前CPI增幅可能处于“第二个洪峰”的位置,即将面临下行,年内加息一次即可。

    相关报道:

    政策紧缩预期强烈 10月行情陷低迷

    数据不好看 紧缩预期浓

    通胀和紧缩预期下的新高之惑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月摸高 紧缩预期加大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