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性繁荣的模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6:15 第一财经日报
杨燕青 可能是由于市场的庞大身躯下始终掩藏着不可逾越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当我们在想象市场的繁荣时,更被广为流传的是其非理性的模样。当然,这要归功于在1996年发出“非理性繁荣”警告然而言行未必一致的格林斯潘,还有那个将该概念演化为一本传达行为金融学要义的畅销书并证明自己是一位卓越预言家的希勒。 在人类对市场进行了或理论或抒情的狂轰滥炸式的描述后,理性和非理性的边界似乎已经模糊了。找到边界也许并不比格林斯潘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决策简单多少,他深邃地洞见了市场的非理性繁荣特质,却惮于(或不愿)用更强硬的货币政策来浇湿市场的热情,不管格林斯潘是否预见到这一幕,希勒所预言的泡沫破裂最终发生了。 让我们还是先来谈谈概念。在经济学不断自我完善的旅途上,“完全理性”已经逐渐被“有限理性”所取代。不过,由于可获信息的有限性和人类情感和行为的缺陷,最为“市场化”的金融市场确实给(即便是)有限理性的铺陈留下了诸多局限,尤其是当个人、机构的“有限理性”最终聚合为市场的整体理性时,完美的市场模型往往失灵,套利限制(Limits of Arbitrage)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不过,当人们说起“非理性繁荣”,更多的含义是说价格已远被高估,泡沫已被吹起。人类历史上无数次市场泡沫的堆积和破裂给理性和非理性的争论留下了这样的注解:只要是泡沫,就必然会破裂,这个总会回到均衡点的神奇功能可能才是市场的最大理性。 不觉间,《第一财经日报》创刊已经三年了,虽然仍远未臻成熟,我们一直以殚精竭虑的努力来试图描绘呼唤金融和市场的理性繁荣;当然,也包括记录非理性繁荣的征候。在我们梦中,和金融市场相关的理性繁荣大致有这样一些面容:相信市场的力量,也恰当适时地弥补市场失灵;坚定推进结构改革,也精心设计选择最可行的方案;有战略勇气魄力和胸怀,也审时度势并不冒进;充满远见高瞻远瞩,也脚踏实地选择最优路径;着力于基础架构的建设,也动态敏锐捕捉瞬息万变以修正决策和对策…… 在《第一财经日报》所倾力记录的2007年,尽管不无缺憾和争论,尽管面临困境和不确定性,我们所记录的这些金融故事正显现或隐现着理性繁荣的面容:诸多推力下千呼万唤始亮相的CIC、金融机构或迅捷或长久绸缪的海外大并购、脱胎换骨的新农行、梦系大蓝筹不遗余力打造的世界级交易所、缜密布局慎选时机的股指期货、启幕推进的公司债、大手笔布局迅猛扩展的QDII新版图——我们试图用价值人物的表达方式来描绘出这些金融大事理性繁荣的面容,尽管这样的表达不能穷尽细节和兼顾完整。 2007年还展开和留下了诸多难题——理性繁荣的难题。面对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我们是否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和思索?面对中国宏观经济环环掣肘的关键节点,我们是否找到了解决之道?面对不断走高的市场,我们是否已经跨越过了非理性的边界?面对外储增长中货币政策和人民币面临双重压力的局面,我们用怎样的智慧才能接近多方均衡?2007年也是思考者和研究者频频亮相的一年,尽管尚未达成全面共识,但研究者的理性思考显然是理性繁荣的题中要义。 火热的市场之年2007还给个人投资者铺设了空前的舞台,也给我们带来了莫衷一是的思考。谁是真的市场理性英雄?是那些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者?抑或抓住市场设计的空隙获得戏剧性回报的套利者?还是持有保守理念认为市场已高估从而跑输大势的“坚守者”?我们没有答案,但是勇于面对风险不断创新的弄潮儿虽然看起来很冒险,但却是一个理性繁荣市场不可或缺的闪烁力量。 理性繁荣显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2007年所出现的那些令我们不安和担忧的故事情节:公募基金的“老鼠仓”;带有蛊惑意味的非法证券咨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这些顽固地站在理性繁荣对面的故事和形象是理性繁荣的天敌。 我们无法穷尽理性繁荣的所有意味,也无法预知理性繁荣或非理性繁荣的准确节奏。准确预言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希勒在2000年还说,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前景将会非常惨淡,甚至十分危险。截至目前,这看来不太正确。 让我们铭记理性繁荣的模样,尽量降低非理性繁荣的比重。然而,市场繁荣背后理性和非理性的边界,可能还是只有市场自己知道。是以此纪念《第一财经日报》的2007。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