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内部管理:有限度改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汪言安

  “其实,在去年年中卫生部一位官员的讲话中明确提到‘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当前医院改革的重点’的说法之后,合肥市的公立医院涉及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就放慢了很多,更多的还是转到了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方面来了。”合肥市一家民营医院的院长告诉记者。

  “在医院内部管理上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其实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这其间涉及到重要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些其实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前文所述安徽医科大学那位研究者也证实了这位民营医院院长的说法。

  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

医疗体制改革滞后,医疗管理体制不顺,很多城市公立医院存在产权虚化的问题,医院的领导主要对上负责,一线医生、护士和技术员相对不足,医院内部管理层和后勤人员庞大,医院管理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等方面的问题,使医院运营效率不高,浪费较大。

  而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对其旗下的蜀山分院的一系列改革也正体现了他们在医院内部管理的尝试。

  据了解,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在纳入该院集团之后,首先就实行了以“全员聘用制”为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全体职工无论国家干部或工人,一律采用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制。分院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和实际能力的检查,对于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但确又认真、勤奋的职工即时换岗,调整到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对于既不胜任本职工作又不很好工作的职工,坚决予以辞退。

  而同时,在人事管理上算“投入产出”账,职工由“档案人”变“经济人”。据了解,在分院,没有人事科、组干科等传统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机构。人事工作由医院经济管理中心负责,全院人事档案交市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同时每进一个人,都要算一笔经济账,都要由医院经济管理中心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经济管理中心将分析报告提交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是否聘用此人。

  改革院里管理体制,加快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据了解,该分院试行将所有管理工作分成四大板块,把副院长和中层机构拧在一起,成立四个中心,管理医院的各项工作,每一中心有一责任人,负责其权限内的所有工作,重大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板块式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医院里一个月要完成多少经济指标,这也是现在医院整体的生存环境使然。卫生体制的问题不是大夫或院长的问题,根本上是体制设计和结构性问题。”北京一区县卫生局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说。

  不过一些专家也提出,内部管理改革并没有触及公立医院结构性问题的深层次矛盾,甚至无法解决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不反映其劳动价值的现实难题,医院体制改革的关键点还是没有突破。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政府的职能必须强化、配套和到位,特别是基本医疗保健,其次是管办分离,各类资本公平竞争。

  “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社会安全网只有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消除人们对医疗市场开放竞争的疑虑,才能把包括医院改革在内的社会系统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点,公立医院作为医改核心问题的解决才能顺利开始。”

卫生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蔡仁华教授对记者说,社保、新农合、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体制最近几年的加速完善应该就是这样的思路,他希望十七大之后能加快突破。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