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绩效评估推动公共部门更好地承担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0: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磊 广州报道

  《21世纪》:目前来自政府自身内部的绩效评估、检查、达标活动已经非常繁多。由学术机构作为第三方来搜集公民反馈,并评价政府的行政效能,这种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郑方辉:绩效评价的过程可起监测和督促作用;其结果具有预测判断、激励约束,资源优化等功能,为区域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个监测地方政府绩效状态的窗口和平台。

  简单来说,在我国推行绩效评价,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元素,也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但体制内的评价,上级政府及其关联机构为评价主体,是自上而下的,具有行政上的约束力或影响力。体制内评价,更多立足于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执行情况,是对上负责的行为。

  体制内评价,动用政府资源,较为方便取得各种数据信息,我们的研究则利用社会与民间资源。进一步说,本项研究与评价对象不存在利益及关联性,与体制内的各种评价、检查显然不同。

  《21世纪》:报告选取了公众的满意度调查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做的考虑是什么?

  郑方辉:绩效评估是一种推动公共部门承担责任的有效机制。因此,坚持公民导向成为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的重要发展趋势。政府绩效评估强调以人为本,以公民为中心,以满意为尺度。公民是政府所进行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最终承接者,对政府绩效最有发言权,公民的参与原则是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

  同时,满意度调查还有技术层面的功能。如政府廉洁状况,要取得系统的数据信息相当困难。即使有这类信息亦很难印证,但从某种程度上看,政府清廉性如何最终评定者是公众,公众对政府廉洁的满意度,尽管为主观判断,但却反映客观状态。

  《21世纪》:有学者认为绩效评价的结果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压力,您怎么看待排序的结论?

  郑方辉:任何一项评价结果均是相对的,不可能穷尽被评价对象的所有特征,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更是如此。

  政府目标多元化,并且大都基于非经济性目标,具有极强的价值判断,因而,评价结果更为“见仁见智”。

  在技术层面上,政府政策具有滞后性、连续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同时,政府内部运作相当复杂,关联密切,政策结果往往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绩如此,缺失亦如此。

  但即使如此,现代政府绩效评价仍旧能反映政府绩效的总体状况,对于评价结果,我们以为,应该理性看待,这未必等同政府的成绩单,更不可和政府主要首长的政绩等同起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