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底物价涨幅有望大幅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17:17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今年以来,物价上涨成为广大百姓最为关心,也是议论最多的焦点话题。就像网友戏称所说,“肉涨了,鸡涨了,蛋涨了,青菜也涨了;米涨了,面涨了,房子也涨了……”“涨价就好比一种流行性感冒,已传染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领域”。 物价上涨给民生带来的多重压力不言而喻。有专家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其他要素成本的上升,国内市场原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未来整个的居民消费价格还会存在着一定的压力。而据巴黎百富勤中国公司分析师秦红雨测算,年底物价涨幅有望大幅下降。 10月物价将创新高 据巴黎百富勤中国公司分析师秦红雨测算,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为6.7%,这将是8月份物价涨幅达到6.5%新高后,再创新高。 而多方人士的分析也显示,10月份的物价将创今年新高。原因是,原先预期的猪肉价格仍在10月份整体上升,同时蔬菜价格,以及石油液化气价格等上升因素,造成了整体10月份物价仍上升。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住房价格因素在涨价中作用很大,原因是液化气价格上升。目前国家统计局没有专门统计房价,其住房因素主要通过租房的水电气等因素统计。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市场监测显示,10月15日至21日肉类价格高位运行。其中,鲜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7%。国庆节后,鲜猪肉批发价格已是第二周小幅上涨。同样国家发改委的监测表明,10月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主要服务价格总体平稳。不过液化气价格小幅上升。液化石油气价格平均价格为5.96元/公斤,比9月上涨2.41%。 多种手段稳定物价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认为,尽管目前CPI上涨主要由于猪肉以及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但其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通货膨胀压力,表现在5个方面:首先是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其次,由于种种原因,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缓解,相对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带来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第三,自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高达10%以上,但宏观经济的高增长主要通过工业、投资的高增长实现,我国在投资与消费比例结构、三次产业结构长期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第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成本价格上升。此外,国际市场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也会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经济学家谢国忠日前撰文指出,供需的动态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以及需求方心理,都显示中国进入了一个可能持续若干年的通胀时代。这场通胀将持续下去,直到出现1997年至1998年间那样的经济低迷。 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就认为,本轮通胀的洪峰已过。在他看来,一个在物价中占很大比例的消费产品价格的回落,已经确凿地释放出“这一波通货膨胀的洪峰可能已经过去”的信号。他预计,随着肉价的稳定或者下降,在货币供给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会自动下降。而今年来势汹汹的CPI涨幅也将因此发生逆转。 而根据秦红雨的测算,到12月份以及明年,由于今年食品等物价基数很高,整个物价涨幅会大幅下降。德意志银行对于本次价格上涨未来趋势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2月将有望回落至5%-5.5%之间。而对于整个2008年来说,预计全年平均CPI指数将回落至3.5%左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认为,只要稳定住了粮价,整个价格就可以稳定住。他说,要把抑制物价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遏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支持相关农产品发展,控制政府调价项目,加强市场监管,对一些低收入者实行必要的补贴等政策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稳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