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0月CPI达6.5%加息或随时袭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13:44 南方日报

  10月份增幅回弹至6.5%,防治通胀已成当务之急  

  CPI连续8月高位狂舞 加息随时袭来?

  昨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如期发布了10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10月当月的CPI同比上涨了6.5%。

  统计的八大类别中,五类上涨,三类下降。涨幅最高的仍然是食品类。10月份,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7.6%。

  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从此次发布的数据面上看,10月份CPI上扬仍然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冲高所引起,在扣除食品价格影响后,核心通货膨胀率与上月水平相近。

  CPI增幅反弹继续高位狂舞

  6.5%——这是CPI继9月份(6.2%)略显回落之后再次回弹,它不仅平了8月份(6.5%)创下的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而且意味着,我国的物价涨幅已经8个月超越了3%的调控警戒线。

  不过,对于昨日发布的新数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达了“全在预料之中”之意。“即使10月份的CPI高于6.5%也不会感到惊讶。”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坦然地表示,尽管10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再探11年高点,但要得出它是否临近拐点的结论还为时过早。

  值得提及的是,就在上月CPI数据发布之后,有不少分析人士基于肉类价格略有回落而作出“CPI拐点已显”的结论;不少市场投资者还据此误判央行近期不会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但从市场的实际效果看,股市较为灵敏地捕捉到了CPI回弹的讯息,并在近期一路狂泻。

  面对CPI的起起落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观点向来显得比较冷峻和审慎。就在上月各方围绕CPI拐点是否来临的话题争议不断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郭田勇分析认为:鉴于食品类(包括肉类)价格并未呈现大幅下降的态势,同时考虑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的事实,市场不能因为CPI在9月份出现一次小幅回落就认为形势大变;反之,在接下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还需对CPI在高位震荡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谨慎。

  “在分析9月份数值略低于8月时,我们就注意到未来影响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大,存在反弹压力。10月数据较上月又有所反弹,主要还是食品领域上涨过大,10月猪肉价格又有反弹,蔬菜上涨幅度也比较大。”郭田勇昨日分析说,由于整体存在流动性过剩,在总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按下葫芦浮起瓢,往往这方面价格降下来了,其他商品价格上涨,所以未来的不确定性还很大。加之近期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相应的商品、服务价格都可能有所上涨,11月CPI上涨压力较10月份还要大,不排除未来2个月进一步冲高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也判断,CPI高位狂舞的局面不会迅速收敛。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昨日受访时进而预计,在未来两个月里,CPI涨幅达到之前的峰值——1996年12月的7.0%或更高水平都极具可能性。

  年内显著走低的可能性不大

  面对高企难下的CPI数据,尽管花旗银行亚太经济与市场研究部副总监沈明高博士“希望它能降下来”,但是如何让这个希望变成现实,他也显得有些茫然。

  “单从10月份的CPI数据看,蔬菜的价格变动相当大,由9月份的鲜菜价格上涨12.0%变为29.9%,可以说蔬菜涨价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同时肉禽及其制品增速也是放缓的。”那么,能否就此窥见CPI在未来两个月内下行的迹象呢?沈明高昨日受访时一再表示“这样的预测也面临不确定性”。

  “从央行现在的各项政策看,治理流动性以及通胀的动作比较频繁、也比较得力。如果相关政策能逐步落到实处,CPI也不排除在今后几个月较为显著地降低的可能性。”郭田勇分析,“鉴于春节又在逐步临近,春节的因素可能会在数据面上再次抬高CPI。因此,年内CPI数据显著走低的可能性不大。”

  防治通胀已成当务之急

  不难看到,面对CPI高位弹跳、潜在通胀压力陡增的态势,官方开始发出与此前不大相同的观点。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不久前在多个场合重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在周一的公开讲话中表达了对于物价问题的关注,他指出,当前国内物价上涨是结构性问题,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稳定市场价格。此外,央行在其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将加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CPI、PPI和资产价格指数。”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目前CPI的上涨幅度其实不足为虑,但倘若三方面的因素连成一片,那就会形成潜在通胀,值得警惕。而在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看来,在保持经济短期内增长和防治通胀的取舍之间,政府应该把降低通胀视为其首要目标。

  “根据央行的调查报告,大部分人预期通货膨胀会进一步恶化。”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在受访时强调说,一旦带来通货膨胀的预期,那么人们就会改变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的改变就会使通货膨胀的预期变成真实的通货膨胀,而真实的通货膨胀又进一步导致新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分析  

  拿什么拯救CPI:继续加息? 

  专家指出,随着食品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加之国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中国未来的物价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CPI一时半刻不会回到理想的区间、通胀的潜在压力未减反增。

  受访的专家们还告诉记者,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宣布于11月1日起上调了部分成品油价格,而根据发改委的测算,此次调价必将直接导致月度CPI上升0.05个百分点;此外,国际游资因预期人民币升值还将继续大量涌入,进一步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进而冲击物价水平。

  事实上,面对上述严峻现实,除了学界专家外,来自市场操作层面的众多投资分析人士也都就此达成共识。但一个亟待回答的尖锐疑问是:在越来越艰难的调控压力下,政策层面接下来将如何继续“救市”?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难道央行等官方机构已经束手无策?

  在左小蕾看来,尽管央行屡屡施手而效果不佳,但不能过早因此得出“央行今年的货币紧缩措施没有成效”的结论。她分析说,今年央行调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影响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这种影响要在月度数据中得以体现还需要时间,毕竟大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针对市场普遍的加息预期,知名财经网站“金融界”昨日展开了一项在线调查,截至记者发稿前,有近4成的投票者认为近期可能再次加息。

  “由于今年部分商品价格涨幅已经过高,明年不可能还涨这么多,未来6至10个月内CPI增幅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还将保持在5%的高位水平以上。预计明年全年CPI平均涨幅为3.5%至4.5%。”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进而认为,从调控政策的预期看,加息应与人民币升值并重,“预计未来加息还有4次,今年1次,最快本周就会加息,明年全年预计还有3次。”

  “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收紧,但还会有更多措施出台,预计今年剩余时间里基准存贷款利率还会有两次幅度各为27个基点的上调。”对于梁红的这种预期,左小蕾也表示,不排除央行年底前再度加息27个基点的可能性,但她认为“一次性加息54个基点的观点不切实际。”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陈济军则预计,在目前的投资、物价情况下,加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故而加息不应该成为央行的首选办法。他认为,尽管日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3.5%,但仍有上调余地。

  值得深读的是,央行在其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针对当前依然严峻的流动性形势,央行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高盛亚洲经济研究团队昨日还预测,接下来央行可能会对信贷控制实行更为严格的管理。  

  10月份主要食品价格涨幅    

  粮食      6.7%

  油脂      34.0%

  肉禽及其制品  38.3%

  猪肉      54.9%

  鲜蛋      14.3%

  水产品     7.0%

  鲜菜      29.9%

  鲜果      8.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