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短期近顶 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2:48 第一财经日报

  预计CPI中期将高位运行,明年加息3至4次

  交通银行研究部/文

  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与8月的年内最高涨幅持平、略高于9月6.2%的水平。从驱动因素看,10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6%,涨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近6个百分点,对10月CPI上涨的贡献率在92%左右,与前两个月基本持平。

  从食品类的构成看,肉禽及制品、鲜蛋等价格的同比涨幅比9月有所回落;油脂价格的同比涨幅与9月基本持平;粮食价格的同比涨幅略高于9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9.9%,涨幅比9月提高17.9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上行有扩散之势。

  非食品类中包括租房、

装修、水电燃料在内的居住类价格的上涨继续加快,10月同比涨幅为4.8%,比9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

  CPI短期可能略有走高

  从短期看,CPI已接近但尚未达到近期顶部,今年底和明年初将进一步走高、见顶,峰值在6.5%~7%。短期内CPI将继续略有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基期的CPI较低。去年末到今年初CPI在1.9%~2.8%。考虑到基数较低的因素,相应地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CPI会较高。但由于去年11月CPI“跳涨”到1.9%,显著高于去年10月1.4%的水平,因此未来几个月内CPI虽然可能略有上升,但幅度不会太大。

  第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冬季时令性食品的供应往往受限,而需求因为春节因素的存在而显著上升。所以剔除趋势性因素看,年底和年初的CPI水平往往较高。

  第三,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国内成品油与原油的价格倒挂进一步加剧,自11月1日起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还相应提高了液化气出厂价格。这将直接导致CPI“篮子”中的交通、燃料价格出现上涨。

  CPI中期仍将高位运行

  从中期看,虽然明年下半年CPI将因为肉类供需矛盾有效缓解、今年下半年CPI基数较高等因素而略有走低,但仍将在高位运行,预计明年全年涨幅仍将在4%左右。CPI继续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上游价格涨幅有所上升,传导压力有所加大。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逐月回升(10月分别为4.5%和3.2%,均创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CPI所受到的来自上游的价格传导压力有所加大。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的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自2004年以来持续上升。由于在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向CPI的传导中,生活资料价格与CPI之间的传导最为直接,因此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上涨将持续推动CPI上涨。

  第二,今年货币供应增加较快,可能推动明年CPI维持高位。通货膨胀最终将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与滞后一年的CPI走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由于今年我国货币供应增速较快,可能导致明年我国的CPI继续在高位运行。

  第三,能源价格高位波动,直接和间接地助推CPI。从国际上看,由于原油供应较为紧张,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降息、美元贬值、投机资金可能进一步流入商品市场,导致原油价格将继续高位波动,从而直接导致我国CPI中的燃料、交通类价格继续上涨,并可能导致上游价格的上涨,从而间接地对CPI起到助推作用。

  第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推进,促使CPI维持高位。前期,我国取消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政策。各地区也进一步实施差别水价,提高水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我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当然,考虑到公众的价格预期因素和承受能力因素,资源品价格改革将是分步骤、有控制性的,根据食品价格的走势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频率加以推出。这样,即使食品价格涨幅有所回落,CPI运行的“中轴”仍会显著提高。

  第五,资产价格持续上升会对CPI中期走势产生向上的推力。如,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显著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抬升核心物价水平。具体表现在:随着

房价的上升,部分购房需求转为租房需求,租金价格可能有所上涨;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上游金属、水泥等价格的上升并向下游传导;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给企业带来提高人工成本的压力。

  此外,正如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详细分析的那样,随着劳动力供求结构性趋紧,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同时,通货膨胀预期仍在继续强化。这些都将导致CPI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很有可能继续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年内仍可能加息

  考虑到CPI仍在高位运行,短期内有可能继续略有上升,为改变实际利率为负、通胀预期较强的状况,央行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同时,还将继续综合采用加快

人民币升值步伐、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实施窗口指导等手段,缓解流动性过剩、投资信贷增长过快的局面,防止中期内通货膨胀率进一步走高。

  从明年情况看,由于CPI总体维持较高水平、但将呈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央行将综合考虑物价的短期走势和中期走势,合理把握加息时机、频率和幅度,做到既有效缓解通胀预期,又避免矫枉过正。预计明年全年加息3至4次,其中上半年的次数可能多于下半年。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