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警示通胀加息或将继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15:07 扬子晚报

  来自一家大型机构的消息是,10月CPI同比增长将达到6.7%,如果这一数字属实,那么这个数字将超过8月CPI6.5%的高点,创下十多年以来的新高,超出绝大多数机构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计划于11月13日公布的10月CPI数据,在此之前,各大机构开始了月度预测分析,并再次对高企的通胀做出预期。

  申银万国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预计生产资料价格(以下简称PPI)上涨3.1%,CPI上涨6.5%,两大通货膨胀指标都将较9月份有所提高,表明通胀压力仍大。

  11月8日,在10月经济数据出台之前,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央行报告)再次警示了通胀压力。央行报告认为,价格整体上行压力依然较大。

  压力主要来自于四方面,一是粮食价格引发价格上行的可能依然存在;二是

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三是从劳动力成本看,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四是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强化。

  尽管有关部门高度警示通胀风险,但是鉴于结构性通胀特点,过去3个月以来,中国政府对于物价的上涨持“容忍”态度。

  适度的结构性通胀似乎对经济有益。一是农民收入在增加,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罕见地超过名义GDP增速,这应归于粮食和猪肉的上涨;二是缓解了

人民币升值压力,结构性通胀正在替代人民币升值步伐,这表现在人民币对内在贬值,但是对外升值幅度有限。

  结构性通胀下的

中国经济表现仍然强劲。但负利率下的通货膨胀侵蚀居民的收入,拉大收入差距,造成市场资源的错配。

  尽管此前三季度和9月份数据整体偏快,需要进一步调控,但到了10月底,市场预期的加息等调控政策并没有出台。“不过,越来越肯定的是,由于现在已经进入11月份,即将公布的10月份数据将再次强化9月份数据传递出的经济仍然偏热的信号,这使得紧缩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我们认为央行在近期加息的可能性很大。”李慧勇分析。 刘晓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