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六大风险笼罩中国海外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11:25 江南时报

  随着经济规模坐四望三,中国海外投资近年来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是风险的同步增长:2005、2006两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连续推出年度《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指出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的中国,正面临日趋严峻的海外投资和贸易风险,出口业务坏账率竟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

  今年夏天,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黑石”集团的股份投资,因美国“二期房贷”金融风险爆发,一举亏损5.38亿美元,亏损率高达16%;几乎与此同时,“杭萧钢构”纸面高达344亿元的为非洲国家安哥拉“安居家园”建设工程提供建材的“超级合同”出现问题,重大风险加上有关公司有意隐瞒、误导,致使该公司股价剧烈异动,造成众多股民的惨重损失。

  1.

  股份不独大缺少话语权

  出于市场和投资战略的考量,许多企业将海外投资、拓展的目光投向非洲、东南亚、拉美、前苏联国家等。而这些国家由于历史和发展的原因,投资环境存在许多不规范、不完善之处,这些不规范、不完善,正是风险多发的温床。

  不少非洲、拉美国家法规严格限定了外国资本在某些领域的股份比率,比如委内瑞拉,石油等行业外国资本最高控股限额为49%;西非国家塞内加尔,贸易类公司本地股份不得低于51%;东非的肯尼亚,农业开发项目国家须控股至少51%。

  这些规定造成中国投资者虽然出了钱,却拿不到决策权、话语权。非但如此,一些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合资企业,入股者不是政府本身,就是背景深厚的当地权贵。如2006年1月,中海油收购尼日利亚“OML130”AKPO油田45%股权,而出售股权、并握有剩余55%决定性股份的“尼日利亚南大西洋(19.84-1.04-4.98%)石油公司”,其幕后当家人正是该国前国防部长丹约马将军。这种合资模式不但将当地企业低效、人浮于事、财务和管理混乱等痼疾原封不动带进新公司,给投资造成潜在风险,一些有“背景”的当地控股者并不真正出资而只以影响力入股,不承担风险却坐享红利,也有损中国投

  2.

  金融汇兑毫无信用

  许多非洲国家金融制度极不完善,传统的信用证交易几乎完全不可行,因为商业银行不是拒绝办理,就是拒绝承兑,而采用其它付款方式,如货到付款、付款交单等同样存在钱货两失的风险可能——在中非贸易史上,中国销售代表手捏提单等着买家交款赎单,而买家早已打通码头关节将货提走的事例不胜枚举。一些非洲客户采用先如期支付几个小单,然后甩下一个大单,利用积累的信任骗货消失,或保持相当长时间的良好合作,等你放松警惕再黑你一把的办法,也曾屡试不爽。中国上海某纺织品公司在西非的独资贸易公司就遭遇类似骗局:多哥洛美尼日尔籍商人穆斯塔法利用两年良好合作带来的互信争取到“放货赊销”的优惠,又利用将近一年的如约回款诱使中方业务代表大胆扩大放货额,2004年10月,该公司老总偶然发现穆斯塔法的未归还货款已超过1.2亿西非法郎,且其销售额竟占洛美总销售额近九成,甚至所有货物都存放在其仓库且共管钥匙,因觉得风险太大,急忙发令整改,结果2005年1月即发生部分货物神秘失窃、穆斯塔法门市部一夜间全部关门,和近2000万西非法郎欠款死账的事故,若非此前已有准备,损失可想而知。

  3.

  经营理念不能融入地情

  许多中国投资者不了解当地国情民风,一味套用国内经验,如以金钱刺激鼓励加班,用高压管制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时,习惯用甩钱、走路子、通关系和联络感情的方法“搞定”等,结果在当地的经营处处受阻。首钢在南美秘鲁的铁矿、某公司在赞比亚的铜矿等,发生工潮后中方投资人或买通“实力人物”生硬处理,或采用小恩小惠怀柔,结果罢工者根本不买账;不少企业忽视一些致命的细节问题,贪图劳动力便宜、商品售价高等,在某些非洲国家开厂,结果当地劳力技术跟不上、效率不高、培训困难,或者宗教习惯多影响工时,或者所在地经常停水停电,造成成本提高。如深圳惠凯在多哥的衬衫厂、上海华源在马里的梳棉厂、某企业在马里的真蜡布厂等,最后产品价格竟高出直接从国内进口一大截,风险可谓惊人。

  4.

  关税和市场准入风险

  俄罗斯、东欧和非洲不少国家都有所谓“黑清关”问题,一方面,正规清关几乎无利可图,“黑清关”在许多国家事实上“准合法”,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准合法”就成了“真非法”。比如尼日利亚是中国商品的重要市场,但事实上根据该国海关法规,这些商品绝大多数是“违规进入”的,这就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品相同、清关手续相同的两个货柜,也许一个安然售出,另一个却被扣押重罚,甚至已卖而后罚、已扣而又放的故事也屡见不鲜。

  再有一些国家最初允许甚至欢迎中国货入场,但不久又因故改变政策,如俄罗斯年初对外国零售业的“清场”,再如西非,多哥、贝宁两国对待中国纺织品销售企业的态度,近10年来此落彼起、此起彼落折腾了几轮,造成在“老非洲”中耳熟能详的“洛美-科托努-洛美”反复大搬家。如此折腾,风险可想而知。

  5.

  遭遇“规范”大棒的抵制

  在欧美发达国家,风险的来源有时恰恰相反,不是不规范,而是所谓“规范”。

  如欧盟针对中国纺织品和小商品,打的是“反倾销”的旗号,祭起的是规范的法宝;美国召回中国玩具、加拿大拒绝中国学步童车,拿出的是法定质检报告,祭起的同样是规范的法宝。一些收购项目,如TCL收购德国施奈德、中石化企图参股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油砂项目,中海油并购美国优尼科等,相继遭到阻力和风险,对方不是摆出“国家战略利益保障”,就是拿出民调结果,祭起的同样是规范的法宝。

  这些“规范”有时是小动作,如修改某个产品的配额,提高对某些商品的海关抽查率,影响的是个别商品、个别企业、个别市场;有些却是非常大的动作,如美国对中国倾销问题的世贸组织反倾销指控,以及美国、欧盟压迫

人民币升值的软硬兼施、轮番高压,相信几乎每个涉外企业都难逃其波及,难免其风险。

  6.

  海外欺诈无处不在

  即使在发达国家,投资和金融欺诈也难以避免,一些顶着“跨国品牌”、“重大采购”的国际骗子,屡屡以耀眼的光环、诱人的利润,诱使中国投资人和企业上钩。而发展中国家所能遇上的骗局就更多了。

  如在尼日利亚,著名的“419骗局”曾让全球谈虎色变,如今已由尼日利亚一国发展到许多周边国家,由单纯的“佣金欺骗”发展到“遗产欺诈”、“订单欺诈”等。骗子会准备好公证书、保函、银行信用证,也会一反“骗子不露面”的定式,主动出没于广交会、华交会等正式场合,利用厂商急于签单的心理行骗;他们会在

东莞甚至北京设办事处、联络站,利用厂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心态减弱其防范心理;他们会抓住厂商“积小信为大信”的思维定式,先规规矩矩做几笔小生意博得信任,等客户放心签下巨额合同,在无担保抵押前提下放心交给大单,再一口吞噬。 南风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