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西三旗限价房事件:群体性误解溯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3:57 经济观察报

  姜洪桥

  闹腾了一周多的西三旗限价房数千人排队等待放号事件似乎终于水落石出了。根据官方以及官方媒体的最终结论,这完全是一场误会,一场因为讹传造成的成千上万人的群体性误会。根据记者的调查,开发商的确从未明确宣称放号,尽管他们前后有三种不同的解释。而购房人之所以造成误会,是因为他们实在无从得知和判断消息,尽管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极其强大。

  令人惊叹的是,西三旗限价房的购房者并不是想象中的容易听信谣言的乌合之众。恰恰相反,他们有规模庞大的组织,以及相当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平台和交流工具。他们仔细阅读和传播政府关于限价房的每一条新闻;设立了至少3个以上的QQ群以及专门的论坛;每天上网交流和汇总信息;甚至有类似于“探子”似的兼职人员负责高频率地在售楼处现场“盯梢”。

  正是这群挖空心思恨不得变成“千里眼”、“顺风耳”的人,也最想了解真实信息的人却成了所谓“讹传”的传播者和受惑者。这才是西三旗限价房事件最大的悲剧。

  高效民间情报网

  “我就怕不知道消息”,柏耀先(依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人名均为化名)和其他有意购买西三旗限价房的人一样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柏耀先自称西三旗限价房放号事件以来,他具备非常强烈的敏感性,我现在看见售楼处的保安都特别亲密,都要问问最近有什么消息。柏耀先的表达有点自嘲的意味,也有点后悔的味道。他本人就因为消息不够灵通,未能赶上10月23日的千人大排队,等他赶到现场的时候,只看见售楼处破碎的玻璃门。他没有拿到“号”。他坚持认为,拿号总比不拿强,虽然媒体已经一再澄清 “放号”是讹传而且无效。“再有消息,我还是要去,没办法”,柏耀先说。

  柏耀先本人在9月份就成立了一个专门收集限价房信息的网络QQ群——赤诚制造。在他沮丧地失去排队拿号的机会后,他回到群里呼吁大家加强交流尽可能地收集消息。他的迫切心情我们可以从这个网络组织的口号中看出来。其中一条是“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一人一个苹果;你一条消息,我一条消息,一人两条消息”。另一条则富有强烈的坚韧感,“今天我们是战友,明天我们是邻居,加油!”这个QQ群在放号事件之后变得异常火爆起来。

  柏耀先这么做是为了达到他所说的“加强信息沟通”。西三旗限价房的购房者们早已有网络组织,而且规模和实力都很强大。他们最大的集聚地即为

房地产界最为知名的专业网站焦点网。焦点网开设了两限房大本营和海淀区西三旗新都东路两限房项目业主社区两个论坛,另有一个QQ群和MSN群,并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这些网络群和论坛能够在第一时间收集和发布消息。在这些论坛和群里,许多人在热烈地议论西三旗两限房的进展和任何可能的消息。事实上,大部分人也是在焦点网得知放号的消息。焦点网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了这个事件,还配以视频现场采访。

  至于放号的消息究竟如何而来,有说是焦点网管理人员公布,焦点网的评论则称来自网友热贴。现在很难了解清楚当时的来龙去脉,因为在官方意见明确认为这是讹传之后,相关的帖子已经被删除。不过,谁发的消息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得到消息并迅速传递。消息的来源得益于那些长期跟踪项目进展的网友。

  经过多方查找之后,记者见到了最早了解开发商开始收集购房者资料的网友刘羽兰。由于地理位置靠近,身为西三旗高校区大学老师的刘羽兰成为西三旗两限房QQ群消息最为灵通人士。刘羽兰称,从西三旗限价房消息公布以来,他非常关心。最近一段时间,他每个周末都要去售楼处现场转转。也正是由于他的坚韧关注,10月21号 (周日),他率先知道开发商将在第二天收集购房人资料。也是第一批参加排队的购房人。22日,消息开始传播。当晚,随后得知消息的人才匆匆赶来排队,并因为拥挤而发生肢体冲突。23日,媒体才了解到情况并展开报道。

  神秘的“号”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有如此先进的交流工具,购房者始终不能获得准确消息。并且最终得到的消息鬼使神差的从“收集资料”变成“放号”,并最终被认定为讹传。从21日开始,到24日全国媒体报道,这个过程用了4天。刘羽兰的经验证明,在消息故意被封锁的情况下,它的最初传播速度很慢,在缺乏透明信息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相信历史经验。

  21日这个星期天,刘羽兰按照往常的惯例去售楼处,销售人员当场通知他,让他明天过去交各种购房资格审批表、身份证复印件。刘羽兰向记者确认,销售人员当时明确宣布,交这些材料不是为了确定购房顺序,只是为了了解情况。与此同时,销售人员还仔细地通知现场的人,按照不同时间来交材料。事后我们发现,交材料以便了解情况这个消息开发商并没有对公众宣布。有一种网上传言说是开发商打电话通知了600户。刘羽兰显然并没有接到这样的电话,他只是碰巧遇到,当然这也靠他固定频率访问售楼处的良好习惯。但是他还是被通知去交材料。

  第二天一早,8点50分,刘羽兰带着准备好的材料来到售楼处,惊讶地发现售楼处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队。等待一段时间之后,一个并非工作人员的老先生发给他一个手写纸片——“204号”。这就是最后被大家误认为“放号”的那个号。据刘羽兰回忆,售楼处的保安最后也开始给顺序排队的人群发放号码。但是也是随意用手写的号码,原因是因为那位发号的神秘老先生身上的纸用完了。显然,这个所谓的“号”是自发加上现场保安为了维持秩序发放的。

  由此产生的疑问是,既然是分批调查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人排队,而且需要自发地发号维持秩序。经过艰苦奋战,中午12点左右,刘羽兰终于成功地把自己的材料交给现场工作人员。刘羽兰交表的时候仔细看了工作人员面前收集的资料,三张桌子上每个都有厚厚的一摞。“至少有上千份”,刘羽兰说,虽然排队的并不多,但是工作人员允许替别人交材料。他们甚至还很奇怪地问刘羽兰,“就交你一个人的?”

  按照前一天工作人员的安排,刘羽兰应该在周二或者更晚的时候去交材料。但是他还是提前去了。“谁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目的呢?还是早点去吧”,刘羽兰说。刘羽兰的这个果断的判断还有另一个重要依据,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作为

经济适用房的轮候者,刘羽兰告诉记者,当年
天通苑
经济适用房放号也曾以了解情况为由收集购房人资料,但最终即以此作为购房依据。对于这个历史经验,柏耀先也予以了确认,尽管他没有经济适用房审批表,但是他似乎知道很多经济适用房的内幕消息。柏耀先多次反问记者,“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些事情?”

  下转38版

  上接37版

  刘羽兰坚持认为,22日早排队证明了大多数人跟他想的一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放号事件之后,网上各种传言和担心似乎证明了刘羽兰的判断。

  讹传真相

  22日白天的排队并没有导致开发商向公众宣布任何消息。此时,所有的媒体也都不知情况。但“放号”的消息显然已经开始加速口口传递。至22日夜,据说有数千人排队等候在售楼处前,不愿意离去,并且发生了打架事件。23日,有人在焦点网论坛发布了“放号”的消息,这是能够目前能够查到的第一次、比较正式、非官方、非开发商提供的消息。

  焦点网消息一公布,更多的人群涌向限价房售楼处。柏耀先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当柏耀先急急忙忙赶往现场时,现场的工作人员完全不承认有这么一回事。他们也彻底否认曾经收集过购房人的资料。当天下午,《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日报》等媒体得到了开发商的答复,并于第二天登报公布。“该限价房开发商住总集团澄清,临时售楼处开放只接受有关该项目自身情况的咨询,而不是购房登记。”《北京青年报》和《北京日报》均明确宣布,所谓“放号”是讹传。

  时隔一周之后,住总集团高层又再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放号事件是因为售楼处搞调研引起。调研的目的是的为了了解购房人的需求,以便修改设计。但刘羽兰回忆,当时只要求留下身份证、各种购房审批表和联系方式,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向他询问对住房的设想和意见。

  那么为什么住总集团会三易其口?调研为什么只收取身份证复印件和审批表这些类似放号的材料?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弄清楚住总集团当初的真实想法和计划。现实的结果是,成千上万的购房人,依据口口相传和网络传闻积极而恐慌地行动起来。“从头到尾我们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都蒙在鼓里”,柏耀先说:“我个人排不上号没有关系,但一定要透明,公平!”

  住总集团高层在11月7日承认,由于此事过于敏感,引起政府关注,住总暂停了调研工作。北京市建委在随后的表态中表示,限价房购买资格尚未确定,任何放号行为都是无效的。对于这一点,刘羽兰和柏耀先也明确表示明白其中的道理。事实上,在有关限价房文件问题上,柏耀先和刘羽兰算是非常精通。他们非常细致地向记者讲解限价房的来龙去脉,甚至政府官员在各种场合对于限价房的表态他们都拷贝下来贴在网上,供网友参考。也就是说,他们和更多的人明知相关文件没有出台,却更愿意相信各种 “消息”,仍旧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相信“讹传”的洪流中。

  “天通苑经济适用房放号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柏耀先说:“任何一个消息和活动我都不能错过。”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