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市影响民众生活方式 股游成旅游新奇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3:18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下,中国最火爆的词中,恐怕“股票”应占有一席,牛气烘烘的股市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浩荡的旅游人群席卷了大江南北,成为带动消费市场的洪流,让行行业业喜获真金白银。股票与旅游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股票”如今偏偏摽上了“旅游”,这是怎么回事?

  到风景名胜——旅游、考察两不误

  “十一”长假,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一些旅行社低调推出的“上市公司考察游”,受到不少投资者的热捧。一支“股民兼游民”的队伍兴致勃勃地走在行人中,他们一方面是普通游客,一方面又是借旅游机会,考察上市公司的股民,黄山、桂林、丽江、张家界等旅游股的目的地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地方。

  “张家界景区的接待服务能力比去年好了不少,起码不用排长队买门票。”杭州游客潘超在“十一”假期到张家界后,欣赏美景之余,还会问景区管理人员他们的工资待遇、游客数量、景点保护政策等,力求对这个企业有深入的认识。

  去年国庆时,潘超去过张家界,回来后就买进了张家界的股票,这次他又去考察,感觉心里踏实了不少。除了看景区,潘超的旅行团还特意入住锦江之星酒店,一房难求的情景,让他对手中的锦江股份又多了几分信心。

  “十一”期间的黄山也迎来了这样的“股民兼游民”。据新华社报道,在黄山著名景点始信峰上,上海游客李振宇关注黄山景区推出的景点“轮休保护”等政策,他拉住一位正在执勤的黄山管委会干部问个不停。李振宇称自己是旅游股的铁杆股民,他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像他一样,利用节假日空闲,一边走一边玩一边考察或搜索最有价值的股票。

  很多时候,单靠股市常识去判断一只旅游股的好坏远远不够。李振宇说,旅行途中,可以看看景区人流和人均消费水平,看看景区周边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亲自体验一下景区的服务水准,从中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只要是关注旅游股的股民,这些都应当是必修课。

  从事服务行业的刘小姐在今年暑期,参团去了一次桂林。看到桂林美丽的山水,游人如织,旅游形势很好,回来后就决定买进“桂林旅游”,打算长期持有。

  “股民兼游民”看好“股游”

  为什么会出现“股游”呢?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中国目前火爆的股市。由于旅游市场持续向好,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旅游股广阔的前景吸引了股民,受到股民追捧。

  时下股票市场当中,中国股市旅游板块中涉及景区的部分有桂林旅游、黄山旅游、峨眉山、张家界等,其依托独一无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业绩一般较为稳定。这些地区也是旅游的热线。

  一些证券分析师认为,有什么股票可比拟或者超过贵州茅台这类的稀缺消费资源股?恐怕就是旅游股。相比其他行业,旅游股具有资源垄断性的特征,因为景区的自然资源不可替代,没有相似的东西可以承载这种特质。

  “股民兼游民”对“股游”充满了信心,不但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而且也运用理性去分析。据《江门日报》报道,何先生是一位有1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暑期何先生去了解黄山旅游的情况,景区的火爆及周边设施的日益完善大大增强了他持黄山旅游股票的信心。何先生说,他目前看好旅游股,曾看过一篇分析,谈到了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只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旅游行业将可长期、稳定地增长。

  李振宇算了一笔账。黄山新改建的索道使运力大增,从目前的每小时325人提高到1200人。假设全年乘坐索道的人次增加5%,以黄山现在的年接待量和淡季票55元的价格算,这将产生一笔超过800万元的收入,将直接提高黄山旅游的业绩。

  从丽江旅游回来的罗懿也看好旅游板块,特别是奥运前夕,他认为这个板块会有大行情。到了丽江,他一边观察当地的客流量,一边和当地的导游聊天,发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玉龙雪山的珍稀资源,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不少游客都去过两三次。

  罗懿说,每次做个股基本面研究,总觉得数据不那么可靠。从数据上看丽江,只能看到丽江旅游上市公司的一些表面信息,亲自来到丽江考察后,感觉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不错,看好时机就买入。

  生产企业公司游扩大股游的内涵

  时下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的工业旅游中包括着一些上市公司和企业。络绎不绝的游客中不乏大量股民,一番实地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和企业经营管理后,对自己的投资项目增加了感性认识。

  作为首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蒙牛,任何一个人,只要拿上身份证,就可以到工业园区参观,透过玻璃窗,整个生产线尽收眼底。蒙牛人形成一个习惯:来了客户,先不谈业务,参观完再说……等参观完了,客户的心也被“征服”了。

  “十一”期间,青岛啤酒博物馆、海尔科技馆等工业旅游景点深受游客欢迎,接待量均较去年大幅增长。其中青岛啤酒博物馆接待游客增长72%。青岛啤酒是国内第一家按照国际惯例在海内外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青岛啤酒生产工厂的对外开放已有近30年的历史。

  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中,一批上市公司或其控股公司榜上有名,其中包括首钢股份宝钢股份、一汽集团、海尔电器、青岛啤酒、贵州茅台及山西汾酒等众多行业巨头。

  有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之所以热衷于成为工业旅游示范点,一方面是因为工业旅游正以其“了解工业产品及其制作过程、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满足游客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同时,它更是上市公司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并密切与投资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理性对待这个新生儿

  一些旅行社表示,随着股市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正在加大,相信实地考察的“股民兼游民”人数会随之增加。股市的热浪一浪接一浪,旅行社会推出与股票市场接轨的考察线路。

  报名参加上市公司考察旅游的游客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手持旅游股票,以股东身份进行考察旅游,一种是“准股东”身份的游客,旅游前犹豫不决,没有购买相关的股票,想通过这类考察游,为自己的投资提供参考。

  旅游界一位人士分析,“上市公司考察游”这块市场可挖掘的东西有很多,而旅行社只是增加了一个去上市公司的景点服务,难度并不大。

  一些学者对“股游”提出了谨慎的提醒。这种刚兴起的“以考察上市公司名义去旅游”的做法,感性的成分会多一些,相对来说带有片面性。游客只能直观地看到游客多少和门票多少以及旅游配套设施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只是反映上市公司业绩的一部分。更多公司的架构、最新的业务组成、资本运作动向、长远的市场分析等无法接触,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才能有益于股市买卖。

  其实,考察一个上市企业公司业绩是一个综合的因素,股民实地考察是增加了一个了解的新途径,而且也有旅游休闲的功能,总归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同时对景区景点、上市企业公司来说,也会带来收益。“股游”这个新事物创造了双赢的局面,成为今日旅游大观园中的一枝奇葩。(赵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