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1月开局成交下降上海楼市观望心态升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4:38 第一财经日报

  薛建雄

  上海楼市11月第一周,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下滑15.42%,上半年过旺行情所透支的购买力,让即将到来的冬季楼市观望氛围愈加浓烈。

  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里,上海楼市共成交商品房(不含动迁、配套房,下同)50.1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92%。其中,商品住宅的成交量更是大幅下滑15.42%,为37.67万平方米。这是上海楼市自4月回暖的7个月里,商品住宅周成交量首次跌破4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受豪宅成交拉高的平均房价,也出现了回落局面。本周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下滑3.37%和1.44%。

  上半年过快上涨的

房价和过大的成交体量是导致上海楼市快速“入冬”的主要原因。今年前10个月,上海商品房的总成交金额已经达到2518.08亿元,其中住宅产品的成交金额就高达2273.88亿元。而去年全年商品房的总成交金额仅2177.08亿元,其中住宅成交金额只有1841.04亿元。从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10个月住宅的购买力消耗,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不但已经超过去年全面水平,也超过历史上成交金额最高的2004年。该年全年住宅的成交金额仅为2064.74亿元,还不及今年前10个月的2273.88亿元。

  今年以来所呈现的巨大购买能力,主要是市场经过2006年的观望之后,发觉政府的调控政策起到的主要是整顿市场的作用,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房价不但没有下跌的可能,反而有更大的涨价预期,因为在购买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市区的土地日渐稀缺。因此,市民都急于入市购房,使得今年前10个月的购买能量就超过以往任何整年的水平。购买力不支的楼市,遇到房贷新政,透支的市场就自然降温。

  与购买者在房价停涨时观望相同的是开发商的观望。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本周新房的供应量仅29.76万平方米,环比下滑29.51%。其中,商品住宅的供应量更是下降42.53%,仅有18.57万平方米新房源上市。这一数目还不足同期成交量的一半。

  在市场观望之时,开发商更加惜于推盘,主要原因也是前文所说的房价上涨预期。也就是在长期的上涨预期之下,卖不到预期房价就不愿出手。而目前的房价压力较大,购房者都是在房价上涨的压力之下才入市买房。只要房价平稳,购房者就会观望以聚财力。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上海楼市行情在“量价齐飞”和“有价无市”这种过激行情间交替的主要原因。

  佑威&天天房展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共成交商品住宅1610.87万平方米,而同期的供应量只有1097.52万平方米,高达513.35万平方米的供应缺口,使得房价高升,开发商惜售心理加强。虽然,去年全市商品房的成交量高达2593.58万平方米,高于同期2477.8万平方米的供应量,但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商品公寓仅成交1456.12万平方米,远不及1631.5万平方米的新房供应量。但今年以来,住宅成交量的攀升和供应量的下滑,就导致了供需结构矛盾的进一步深化。

  在新房供应越来越少的背景下,在2006年5月之后积累长达一年的购买能量,在今年初爆发之后,房价不但出现了报复性的上涨,还透支了未来的上涨能量。因为,很多市民在预期房价上涨的情况下,纷纷提前购买。此时,那些回笼了足够资金的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以种种的办法抬高售价且惜售。

  在政府反捂盘政策的控制下只能推盘销售的开发商,却无理地抬高售价,使得市场难以接受其价格,最终达到间接捂盘的效果。武宁、龙华等板块的房价年初都还只有1.5万元/平方米左右,但最近这些板块新推房源的报价,有的竟达到3万~3.5万元/平方米,让市场难以接受。

  (作者系佑威

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薛建雄)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