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年三季度经济述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14:54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7年三季度经济述评: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10月27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外贸数据,描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显示,1-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570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报告预测,2007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二成以上;其中出口1.2万亿美元,进口9500亿美元。中国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地位。

  政策调整初见成效 增长方式逐步转变

  我国对外贸易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六个年头,其较快增长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长平稳,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有所放缓。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出口878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增速有所加快,6月份以来每月出口均超过1000亿美元。进口6925.9亿美元,增长19.1%,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前三季度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969亿美元,增长24.3%,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进口4058.4亿美元,增长18.4%,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强劲增长,持续成为助推对外贸易增长的亮点。新《外贸法》的实施,外贸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为民营企业扬帆出海铺平道路。尤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主的民营企业外贸优势明显,并带动一般贸易出口高速发展,成为带动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出口2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4%;进口898.1亿美元,增长30.5%。

  三是加工贸易政策继续完善,限制类和禁止类商品范围扩大,加工贸易增速进一步放缓,一般贸易增速加快。前三季度中国加工贸易出口4400.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进口2661.4亿美元,增长13.9%,增速低于去年同期5.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出口394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进口3094.5亿美元,增长24.6%。

  四是外贸多元化战略取得积极进展,除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保持增长外,对新兴国家出口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我国对最大贸易伙伴欧盟出口17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对美国出口1699.9亿美元,增长15.8%;对日本出口739.8亿美元,增长11.1%;自欧盟进口806.2亿美元,增长21.7%;自美国进口513.7亿美元,增长15.1%;自日本进口979.6亿美元,增长16.3%。前三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强劲增长。对俄罗斯出口204.5亿美元,同比增长84.5%;对印度出口170.5亿美元,增长67.5%;对巴西出口78.2亿美元,增长48.9%。

  五是外贸政策调整初见成效,外贸增长方式逐步转变,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迅猛,“两高一资”商品出口下降。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97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442.8亿美元,增长24.8%。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量普遍出现下降或增速回落。其中,煤炭出口量下降20.9%,原油下降43.0%,钢坯及粗锻件下降2.8%。部分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进口继续较快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2.8亿吨,增长14.9%;原油进口1.2亿吨,增长13.6%;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13万吨,增长40.5%;食用植物油进口618万吨,增长25.6%。

  贸易顺差增长过快 须理性分析与有效抑制

  自2005年始,我国贸易顺差明显增加,并呈继续扩大的态势,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由于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的原因复杂,顺差规模过大的矛盾至今尚未有效缓解。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仍高达1856.5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1774.6亿美元的规模,预计今年全年贸易顺差规模可能达到2500亿美元。

  有效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保持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汇率弹性,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10%;调整进出口结构,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开征出口税;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促进进口;全面清理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放宽居民、企业用汇管制,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等等。到目前,这些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

  专家分析,表面上看,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贸易,去年加工贸易顺差达1888.8亿美元,是贸易顺差总额的1.06倍,同比增长32.6%;一般贸易推动贸易顺差继续扩大,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主要力量。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顺差增长迅速。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美欧等主要顺差来源地的顺差增幅,远高于逆差来源地的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

  专家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有着多方面的、结构性的深层原因。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商品出口规模扩大的外部因素。国际产业的转移,大力引进外国投资,在国内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致使我国企业的出口膨胀;外贸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带动一般贸易出口高速发展,一般贸易顺差倍增;对出口退税等政策继续调整的预期,导致我国企业加快出口步伐;我国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使得进口替代效应明显。也有分析认为,由于外贸体制改革、税收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存在着某种“水分”与“失真”。

  权威人士称,从根本上讲,贸易顺差的增加,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劳动力就业,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等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综合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客观反映,也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有关。当然,也要看到,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减少贸易摩擦等,具有不利影响。总之,我国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

  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客观评价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可以理直气壮地得出结论: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亚历杭德罗?哈拉近日指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进口迅速增长,这对世界影响巨大,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中国还吸引了大量外资,这也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良性增长。他称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记录是“非常好的”。

  分析今年影响我国全年外贸进出口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有关专家表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同时,外贸政策调整和
人民币升值
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7年世界贸易增速将比去年有所减缓,但仍将达到6%左右,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基本持平。我国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出口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供给能力增强。这些都为全年进出口持续、平稳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外商直接投资增势不减,有利于进出口持续增长,预计全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将比去年增长一成左右。我国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成效逐步显现,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出口过快增长和刺激进口。

  权威人士称,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链条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还比较弱,产业发展面临着不少压力。随着中国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产业发展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对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同时,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们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加快引进仍是一条有效路径。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进口,实现互利共赢,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质量。

  无论立足现实,还是谋划未来,我们都应以

科学发展观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以良好的形象参与国际贸易与分工。建设和谐世界,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竞争力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信息报 记者 高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